2007和平影展
鏡頭下的和平 變遷中的族群
開幕記者會新聞稿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07/09/15

每到選舉期間,各政論節目的名嘴和政治人物就會重新翻吵族群議題,人民的緊張與焦慮,就在誰要選「台灣總統」或者誰是「中國馬」的族群標籤中,血脈不斷賁張。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過去雖有透過民間的對話活動來促進族群間的相互理解,但隨著08年立委、總統大選漸漸逼近,族群的議題再度升溫。

除了政治人物試圖以統獨議題來分化族群以換取選票之外,當前方興未艾的則是普遍受到差別對待的東南亞新移民、移工。台灣有35萬外籍移工、36萬新移民女性、20萬新台灣之子,儼然已成為亞洲移民/移工人口最多的國家,她/他們和白皮白領的西方「老外」不同,社會視她/他們為從事低賤工作的「外勞」或者傳宗接代、生產工具的「外籍新娘」。

有鑑於此,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繼2002年以「世界族群和平」作為和平影展主題之後,今年再度以「鏡頭下的和平,變遷中的族群」吸引目光,試圖透過一系列國內外影片,讓觀影者藉由銀幕穿越時空,瞭解不同族群因生活背景不同而有的差異。

甫榮獲瑞士盧卡諾影展「榮譽金豹獎」的侯孝賢導演,也蒞臨今年和平影展開幕現場,以一位推動「族群平等行動聯盟」、倡議族群和諧運動的電影人身份,現身說法,向社會大眾傳達族群和諧、平等對待的真諦。

今年影展以各國相關影片作為借鏡,拓展台灣觀眾的視野,時而延伸到美國新大陸湧入大批新移民的歷史時刻,他們忍受海關官員的刁難,只為開展「燦爛新人生」。或者穿透銀屏來到以色列政府所佔領的「比鄰」(Bil’in)村,我們看到這群堅毅的巴勒斯坦村民以非暴力方式抵抗壓迫,他們吶喊「比鄰,我的愛」,是他們賴以維生的「甜蜜大地」。一會兒影院燈光一暗,鏡頭又隨著「黑名單」按圖索驥,通往庫德族人民反抗土耳其統治的真實。觀眾在這明滅之間的浸淫經驗,就像影展的另一部片名一樣,不同國度間的邂逅、衝突,有如「火線交錯」般撼動著彼此僵固的刻板印象。步出影院,我們是否能理解不同族群的差異,滿載多元文化「航向真情海」。

台灣得天獨厚,來自八方的人民,在不同歷史階段流離移入這座美麗島,多元文化本就豐厚著台灣人民的純善質地。公視製作的「七年級生說族群故事」,紀錄三個典型家庭卻有來自五個不同族群成員的生活點滴,當政治人物為了選票在分化不同族群時,片中人物則以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告訴觀眾,族群間縱使有摩擦,但對話溝通、生活交往將磨和彼此,進而和諧相處。

來自東南亞各國的新移民,已在台灣島內形成各界關注議題,正因為她們身上充滿歧視性的「標籤」,因此影展特地以溫知儀導演的「娘惹滋味」作為閉幕片,本片是台灣首次以新移民作為主要演員的影像,她們以生動的演技演出自己的生活,而生活遭遇則更襯托出她們的演技,觀賞本片,不僅促使我們反省偏見,下次當我們在街頭巷尾偶遇這些南洋台灣姊妹時,不再以「標籤」相待,而是用友善、平等的態度接納彼此,因為台灣的未來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掌握在生活於這片土地的人民手中。

台灣的未來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過去,而充滿苦難的過往曾深深刻劃部分台灣人的記憶歲月,「寂寞之心」紀錄一群堅持左翼理念、歷經白色恐怖磨難的老台共晚年生活,而「山林的記憶」則透過三位曾在日軍逼迫下,遠赴南洋參戰的「高砂義勇軍」,娓娓道出不堪回首的戰爭經驗。雖然他們身軀已老,但話語裡卻湧現年輕時代他們所認識的台灣。

今年和平影展的閉幕,剛好就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和日,為了呼應影展主題以及和平日精神,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規劃了「文明對待,平等接納新移民」的活動,邀請身在台灣的各族群代表現身說法,並以行動呼籲社會放下歧視偏見,讓台灣像是生鮮且充滿新奇的「沙拉碗」,而不是一鍋混濁不分、強凌弱的「民族大熔爐」。

2007和平影展網站:

http://www.peace.org.tw/island/movie/peacemovie_2007_02/2007ONEWEB.html

(可下載影片與文字)

發稿單位: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

聯絡人: 施逸翔 02-3393-3757 網站:www.peace.org.tw

主題: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