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食安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本會樂見教育主管機關與各級學校為食材把關,然而公立幼兒園多附設於國小內,並無編制行政人力,卻被視為獨立園所,亦需每日登錄食材,造成原本負責教學的教保人員(幼教師及教保員)要犧牲課程時間辦理該項業務。而且深入探究發現,教育部食材登錄系統問題重重,僅能事後追溯,對於事前防範校園採購有毒食材全無幫助,本會呼籲教育部應立即停止該項無效登錄業務,讓幼兒園教師回歸教室。
104年度起,教育部建置線上食材登錄系統,要求大專餐廳、各級學校及幼兒園(排除私立幼兒園)每日將新菜色拍照、上傳菜單、各道菜的照片,並登錄各項食材熱量、供應商及生產商名稱。該項工作對幼兒園而言是十分繁瑣且無意義的,幼兒園每日有上午點心、午餐及下午點心,業務量等同每日登錄三餐。幼教師為顧及幼兒飲食均衡,常設計多樣化菜單,但食材品項越豐富,食材登錄時越繁瑣。許多幼教師因系統問題,只好捨棄該項點心或減少用料。回歸到食安的本質及該項食材登錄之目的來思考,我們期待校園中供應給學童的是令人安心的食材。就現實而言,校園中供餐的廠商都領有多項合格証照,絕無不合格之情事,但從新聞事件得知,屢次食安事件皆是上游廠商未誠實製作合格食材,因此為食材把關應將重點放在上游廠商的查核,而非後端的校園食材登錄。
回顧過去,新北市曾抽驗午餐食材,發現某家供應商的水果農藥超標,透過食材登錄系統,要求採購過該家供應商之學校追蹤學童健康並依合約求償,但該次供應水果已是2個月前的事了。試問,若僅要事後追查學校是否曾採購有毒食材,以現有通報系統無法達成嗎?需要每日耗費大量人力執行該項登錄工作嗎?現場老師表示:「說穿了,該項系統僅有一項功能,下次食安風暴再起時,教育部長透過食安系統可以立即在立法院報告有多少學童吃了有毒食材,如此而已」。
以幼兒園階段而言,目前僅要求公立幼兒園每日登錄,並未納入佔7成的私立幼兒園,且公立幼兒園多數是附設幼兒園,僅有每班二師的編制,並無行政人力可做該項業務,卻要在課程進行中抽離一位老師登錄當天食材。本會認為教保人員是全天陪伴幼兒的重要師資,不應額外再負擔該項食材登錄工作,且教育部亦有檢討該項工作之必要性,本會多次反應,教育部皆以錄案研議、加強人員教育訓練或再協商回應。本會認為既是無效工作,徒增現場教學人員之行政負擔,教育部應有斷然處置之決心,請教育部立即停止公立幼兒園食材登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