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如鳥 怒江飛索上學

2007/09/14

白德華/台北報導

九月一日,雲南省福貢縣布臘村民族小學開學了。這所學校,建在怒江陡峭岸邊的一塊平地上,學校五十二名傈僳族學生,其中十八個住在江對面的小村落。兩岸隔著怒江相距百公尺,只有兩條鋼索橫越,十八個八至十一歲的孩子,就靠一根尼龍繩和滑輪繫在鋼索上,飛快過河上學。

位在怒江邊上的這所小學,擁有兩間教室和一個籃球場。學生清早上學過河的身下,是沸水一樣翻騰的江面。接下來每個上學日,他們都要用同樣的方法,往返於學校和村子之間。

三公里外有座木板吊橋,但學生從不願從橋上過。從學校對岸的佈施村到吊橋頭,只有蜿蜒於碧羅雪山近近九十度峭壁的山路,即使是自認「虎和猿的後代」的傈僳族人,也要走上個把小時。「等你走到橋上,就遲到啦!」十歲的三年級學生余春說。

余春有著傈僳族典型的矮小身材和敏捷身手。他一邊嘲笑著那座「浪費時間」的橋,一邊把滑輪俐落的卡在鋼索上。整個身體掛上鋼索後,余春用腳尖輕點岩壁,滑輪滑出,鋼索被繃成一條優美的弧線,輕輕震顫著發出低沉悅耳的嗡嗡聲。

這孩子很樂意在大家面前表演。他自豪的向「南方周末」記者說,「我的技術就像水鳥一樣快。」卅八歲的校長普永恆,開玩笑地提醒他,「你去年還要爸爸帶著過江呢!」

普永恆並不反對學生從鋼索上溜過來上學。他說,「怒江邊的人,還在吃奶,就被大人裹在懷裡,沿著鋼索來回了。」這就是怒江邊傈僳族人的宿命。

大峽谷深處,傈僳村莊散落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的重巒疊嶂間,蜿蜒奔騰的怒江把一個個村子阻隔。「尋常看不見,偶爾露崢嶸」,普永恆以詩句形容族人的生存環境。他說,傈僳人的祖先從天上的彩虹得到啟示,發明了溜索這一獨特的交通方式。「從老祖宗起就這樣啦!」

但並非每個孩子都像余春一樣自信。七歲的余小城是馬吉鄉中心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他的家在學校江對面的恰曼嘎村。和同村另外五個孩子一樣,他也需要每天滑溜索上學。

但余小城顯然還有點懼怕,多數時間余小城的阿媽會帶他過江,但沒空時,這個任務就會落到同村年齡最大的同學─十一歲的余芬前身上。

在怒江州福貢縣馬吉鄉,一共有兩個完全小學和五個村小學。七所學校中,六所有學生需要滑溜索上學。作為馬吉鄉中心小學的校長,卅四歲的余友博一個個地在紙上寫出江對面靠溜索來回的村莊,總共九個。

「也不是沒橋」,余友博說,「但是橋不夠用。這些村都在離橋較遠的地方,好多橋又都是六七十年代修的,現在還不如溜索安全。」

近期來看,走橋上學的願望似乎不可能實現。一座吊橋至少需要四、五十萬人民幣造價,做為大陸國家級貧困縣,福貢縣年財政收入才兩百萬。余友博說,「發工資都不夠,還要靠上面撥款。」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