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五一】蔡英文改惡年金 考驗受薪階層能否團結

2017/05/01
苦勞網記者

此次五一遊行,正值蔡英文政府對於年金制度整體「改惡」的局勢,勞工團體也嘗試提出自己的年金主張,然而在提版本的同時,又該怎麼看待同時被砍的軍公教?

工鬥成員盧其宏表示,過去工運圈曾討論「基礎年金」,希望讓每個人都有基本生活保障,但是立刻面對到一些難題,過去各團體曾提出8,000-12,000元的基礎年金,對於已領有勞保年金的工人而言,勞保年金平均是17,500元,往上加8,000變成25,500元,還算可以,但對於長期失業者而言,生活保障就遠遠不夠,只是多一點點的國民年金而已。

二方面,如果設計基礎年金,也會把已經領得比較多軍公教族群,再往上墊高上去,在現行氛圍下,勢必被迫要提出如何縮減軍公教職業年金的問題,反而落入民進黨挑起職業別對立的陷阱中。因此,工鬥後來改提「基本生活保障」,不是齊頭式平等,而是透過稅收,讓「越窮的分越多」,讓職業年金低於基本工資者,可以得到比較多保障,更具有所得重分配的效果。

目前在立院外,有軍公教的「八百壯士」埋鍋造飯長期抗爭,反對年金下修,而蔡英文政府面對這群軍公教族群的策略,就是把這些人形塑成貪得無厭的既得利益者,透過受薪階層之間待遇的差異,藉此分化不同族群間的矛盾。軍公教族群雖然普遍待遇較優渥,卻仍然是受薪階層,相對於軍公教在過去一段時間所受到的猛烈攻擊,真正作為既得利益者的資本家,卻反在年金改革的討論中持續缺席隱身。即便勞工想要支持軍公教人員爭取權益,一想到軍公教領得比自己多,就支持不下去。

盧其宏表示,「基本生活保障」的訴求,對於許多弱勢的、基層的軍公教族群其實也會有幫助,工會提出這項訴求,便是希望可以不要助長軍公教與勞工間的對立,在年金改革的議題中,由於立院外主要都是軍公教族群,工會一直缺乏自己的發言空間,因此才會發起全台行腳行動,希望沿路串聯基層、並且在五一的今天,提出以勞工為主體的主張。

2017五一遊行訴求年金保障,同時對多位主張修惡勞動條件的「慣老闆」進行批判。在過去很長時間有關年金的討論中,軍公教成為眾矢之的,然而資本家作為社會上真正的既得利益者,卻得以安然隱身在幕後。(攝影:曾福全)

嘗試搭橋 突破藩籬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黃耀南,同時在近日軍公教所組成的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擔任召集人,又是工會組織者,並且參與了工會發起的行腳,他坦言,雙方(軍公教與勞工)的合作非常困難,但仍會持續努力。

黃耀南表示,台灣逐漸邁入高齡化,如果勞工的年金還是那麼低,未來會出現大量的老年經濟問題與社會問題,因此勞工團體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的主張。目前勞保年金低於最低工資,透過稅收把差額補起來是可行的,台灣的稅率才12.8%是全世界最低,而且其中有50%以上還都是受薪階層繳的稅,軍公教族群和勞工因為長期以來缺乏合作,導致勞工對軍公教另眼看待,希望努力建構合作平台,尋求制度改良而非改惡。對於近日工會所發起的行腳活動,黃耀南表示,不只是教師團體,也有軍人族群一同下去參與,多數軍公教都支持勞工的訴求,「大家都是廣義受雇者,沒有誰特別高尚,都該跟勞工站在一起。」

然而,雙方的合作目前仍面臨重重困境,黃耀南坦言問題就出在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現在的勞工所使用的勞退新制飽受工會批評,過去十多年來的立法過程就是由李來希主導,工會幹部多對李很感冒,一聽到李來希就不可能合作,但是軍公教族群也無法把李切割出去,對此,黃耀南表示真的很困難,也感到很無奈。

全國自主工聯會長陳德亮表示,因為李來希的關係,工會幹部對李來希反感,確實讓問題變得很難談。然而,現在形勢險峻,政府的壓迫鋪天蓋地,軍公教被砍對於勞工就像是「唇亡齒寒」。陳德亮表示,二十多年前郝柏村批評工會運動者是工運流氓,郝柏村是個軍頭、是個老粗,但林全可不是老粗,林全是很細膩地在操作整件事情,「甚至還把軍公教參與街頭抗議的人,像十大槍擊要犯一樣圖列出來」,他認為勞工不能覺得軍公教被砍跟自己沒關係,呼籲勞工團體與軍公教族群應該團結合作。

受薪階層是整體 不該被分化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研究員陳柏謙表示,民進黨上一次執政推動企業民營化時,過程中就很擅長操作分化,把勞工區分成公部門勞工跟民營部門勞工,刻意去展示公營機關勞工的待遇,讓待遇差的人,去敵視待遇好的人,問題是,把待遇好的人拉下來,待遇差的人也不會變好。

陳柏謙強調,此次年金改革,民進黨政府向軍公教揮刀,但是砍掉軍公教的年金,砍下來的也不會增加到勞工這邊。如果勞工也跟著仇視軍公教,就會把自己的眼界陷入到執政黨的邏輯裡。「受雇者應該被看作是一個整體,不能因為不同生產過程或者職業類別而輕易被分化。」陳柏謙強調,軍公教也不是鐵板一塊,勞工運動應該聯合軍公教內的進步團體。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