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促會公布愛滋汙名與歧視調查
逾六成感染者憂隱私外洩

2018/06/21
苦勞網記者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今天(6/21)公佈全台愛滋汙名與歧視調查報告,調查結果發現有12%感染者曾發生權益受損事件,10.6%曾在未經授權下遭醫療人員洩漏感染者身分,超過60%感染者因此對就醫隱私缺乏信心,擔心自己的隱私安全。

權促會公佈全台愛滋汙名與歧視調查報告。(攝影:王顥中)

本項調查是由衛福部疾管署委託權促會進行,採用聯合國愛滋規劃署(UNAIDS)、全球感染者網絡(GNP+)、國際女性感染者社群(ICW)等國際組織共同發展的測量工具,並由GNP+資深訓練師來台進行訪員訓練,針對全台842名愛滋感染者進行一對一訪談。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90個國家採用此工具進行調查,共計10萬名感染者受訪。

林口長庚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南伃表示,UNAIDS針對終結愛滋提出「3個90%」的目標,其中包含:90%感染者透過篩檢確診知道自己的感染狀況、90%確診感染者服藥治療、90%服藥感染者獲得良好病毒抑制。陳南伃表示,目前台灣目前這三項數據比例,分別是79%、84%、88%,服藥者的病毒量控制狀況良好,但前兩項數據仍有加強空間。

台灣在感染者篩檢率與確診感染者服藥治療率兩項數字方面有待加強。(攝影:王顥中)

根據調查,過去一年內就有12%的感染者曾發生權益受損事件、7.3%感染者在就醫時曾遭拒絕、10.6%感染者曾在未經授權下,遭到醫療人員洩露身份。調查研究助理邱奕頎指出,未經感染者同意洩漏身分,可能使感染者受到家人、伴侶、朋友、雇主的歧視比例偏高。

邱奕頎強調,社會對愛滋的汙名會導致感染者的心理壓力,影響就醫的順從度,在權益受損時不敢為自己爭取,此外社會大眾也可能會因而抗拒接受篩檢。

台灣愛滋病學會副秘書長顧文瑋表示,HIV的診斷、治療目前都已經很容易,但消除歧視卻十分困難,當感染者曾在醫療機構遭受拒絕,未來就醫可能都會提心吊膽,從此就會影響到醫病間的互信。

權促會主任林宜慧表示,社會輿論普遍認為愛滋汙名與歧視會妨礙防治工作,但過去缺乏實際統計數據,這次的調查給了這個印象一個明確佐證,希望疾管署與主管機關能夠參考並正視。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