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勇於揭露各國政府不法的吹哨者們(whistleblowers)持續遭遇打壓。
曾向維基解密(WikiLeaks)提供7萬多份機密文件、揭露美軍於伊拉克掃射平民的曼寧(Chelsea Manning),因為拒絕法院的秘密審訊程序,再度身陷囹圄;而維基解密的創辦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自2012年進入厄瓜多駐英國大使館後,由於面臨英國逮捕與美國引渡的司法威脅,被迫困於使館房間內,聯合國已認定:阿桑奇正遭遇「任意拘留」。
對於英美帝國主義與企業媒體持強烈批判立場的記者暨紀錄片製作人John Pilger,在3月3日雪梨聲援阿桑奇的集會上,發表了這篇演說,敘述阿桑奇身處使館的艱難情況,以及維基解密如何因為奉行真正的新聞原則,而成為英美等國急欲除之而後快的目標。南方國際在阿桑奇被軟禁超過3,000天的今日刊載此文,與讀者們一同持續關注他的處境。
我和朱利安·阿桑奇在一間他所知甚詳的房間裡碰面,這兒只有一張桌子,牆上則掛有各式厄瓜多的照片。旁邊書櫃裡的書從未更換過。窗簾總是緊閉,屋內密不透光。空氣凝重而腥臭。
這兒是101號房。
在我踏入101號房以前,我必須交出護照與手機,我的口袋和個人物品必須經過檢查,攜帶的食物也得通過檢驗。
101號房的警衛坐在一個很像老式電話亭的地方,他看著螢幕,監視阿桑奇。另外還有其他看不到的間諜,正聽著、注視他。
101號房裡到處都是攝影機。為了避開它們的視線,阿桑奇要我們移動到牆角,肩並肩,背部緊貼著牆。為了避開攝影機討論,我們悄聲細語、用記事本筆談,有時我們也會大笑。
我必須在規定的時段探訪阿桑奇。當時間一到,101號房的房門就會突然打開,警衛會對我說:「時間到了。」在跨年夜裡,我被允許額外訪視半小時,電話亭裡的男人祝我新年快樂,但這話不是對著阿桑奇說的。
沒錯,101號房根本是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預言式小說《一九八四》中的房間。在那兒,思想警察監視、折磨他們的囚犯;更糟的是,這將持續到人們放棄自己的人性與原則,並向老大哥屈服。
阿桑奇永遠不會向老大哥屈服。儘管他的身體狀況堪慮,但他擁有令人驚奇的韌性與勇氣。
阿桑奇是一位知名的澳洲人,他讓許多人改觀並注意到那些表裡不一的政府。他因此遭受聯合國所稱的「任意拘留」,淪為一位政治難民。
聯合國宣稱:他享有通行的自由,卻被否決了;他擁有獲得醫療服務且無需擔心被捕的權利,卻被否決了;他可以獲得賠償,這樣的權利同樣被否決了。
身為維基解密的創辦人與編輯,他犯下的罪是讓人們理解這個黑暗的時代。維基解密保有完美的準確度,以及沒有任何一間報紙、電視頻道、廣播電台——包括「BBC」、《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或者《衛報》在內,能夠相提並論的真實性。維基解密實在讓這些媒體顏面無光。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受到懲罰。
舉例來說:
上週,國際法院(ICJ)裁定,英國政府無權管轄查戈斯群島(Chagos)的島民,後者在1960至70年代間,被秘密逐出印度洋迪亞哥加西亞島(Diego Garcia)的家園後,便處於貧困與流亡之中。無數的孩童死於悲傷。這是一樁罕為人知的重大罪行。
近50年來,英國人一再否認島民有權返鄉,因為英國人已將他們的家園交給美國人興建軍事基地。
2009年,英國外交部在查戈斯群島周圍打造一個「海洋環境保護區」。
維基解密公布英國政府發給美國的秘密電報,英國政府在電報裡頭向美國人保證:「要是整個查戈斯群島都是海洋環境保護區的話,前住民就很難主張重返島上。」維基解密揭穿英國「蓋高尚」的環境意識,根本是一場騙局。
陰謀的真相顯然對國際法院的重大決定產生了影響。
維基解密還揭露了美國如何監視盟國;中情局如何透過蘋果手機監視你;總統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如何對銀行家們發表秘密演說,要他們安心,一旦她當選,一定會成為他們的盟友。這讓希拉蕊從華爾街獲得巨額資金。
2016年,維基解密踢爆希拉蕊與中東的聖戰組織(換句話說,就是恐怖份子)之間的直接聯繫。其中一封電子郵件顯示:希拉蕊擔任國務卿時,明知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正在資助伊斯蘭國,但她的基金會還是接受了來自兩國的巨額捐款。
接著,她批准了世上有史以來最大筆的武器交易,把武器出售給她的沙烏地阿拉伯恩人,這批武器目前用來對付葉門的苦難群眾。
這解釋了為什麼他受到懲罰。
維基解密還公布了80多萬封來自俄羅斯的秘密文件,其中也包含來自克林姆林宮的檔案,這些資料遠比華盛頓「通俄門」(Russiagate)啞劇似是而非的瞎扯,告訴我們關於該國的權力運作。
這才是真正的新聞——這樣的新聞如今已被視為相當奇異,更是「維琪新聞」(Vichy journalism)的對立面;後者是人民之敵的喉舌,並因代表納粹佔領法國的維琪政權而得名。
維琪新聞以刪除新聞的方式進行審查,包括澳洲政府與美國勾結,剝奪阿桑奇的澳洲公民權利,並且試圖讓他閉嘴的秘密醜聞。
2010年,澳洲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甚至命令澳洲聯邦警察進行調查,希望起訴阿桑奇與維基解密,直到她被法新社告知,阿桑奇與維基解密並沒有犯罪。
上週,雪梨早報發表了一篇浮誇的副刊文章,宣傳3月10日位於雪梨歌劇院的「MeToo」慶祝活動,最重要的出席者是剛退休的外交部長朱莉·畢紹普(Julie Bishop)。
畢紹普近日在當地媒體上不斷露臉,她被譽為是政壇的損失,有些人更認為她是值得欽佩的「偶像」。
像畢紹普這樣出身政壇的人,象徵著名人女性主義的抬頭,這告訴我們,身分政治在多大程度上顛覆了一個重要的、客觀的真理: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性別,而是你所服務的階級。
在進入政壇前,畢紹普曾是一名律師,並為惡名昭彰的石綿公司「詹姆斯·哈迪」(James Hardie)服務,該公司被指控造成某位男性與其家人罹患石綿肺症身亡。
律師彼得·高登(Peter Gordon)回憶,畢紹普「反覆詢問法庭,為什麼工人有權要求優先處理他們的案件,只因為他們即將死去。」
畢紹普說,她是「依據專業與道德的指示行事」。
或許去年的她也只是「按照指示行事」,與其幕僚長飛往倫敦與華盛頓。後者曾表示澳洲外交部長將會提出阿桑奇的案件,並希望啟動帶他回家的外交程序。
阿桑奇的父親曾寫信給當時的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要求政府以外交手段介入,放他的兒子自由。他告訴特恩布爾,他擔心阿桑奇可能無法活著離開大使館。
當時人在美國與英國的畢紹普,大有機會提出外交解決方案,讓阿桑奇回家。不過這需要勇氣,以主權獨立國家而非附庸國的姿態行事。
相反地,她完全無意駁斥英國外交大臣亨特(Jeremy Hunt)。後者當時怒斥阿桑奇「面臨嚴重指控。」哪有什麼指控?根本沒有任何指控。
澳洲外交部長放棄自己的責任,為一名澳洲公民說話。他沒有理由被拘禁、沒有理由被起訴,更沒有犯下任何罪行。
不知那些下週日將在歌劇院對這個虛假偶像示好的女性主義者們,是否會想起她與外國勢力勾結,懲罰了一名澳洲記者。這名澳洲記者的工作揭露了貪婪的軍國主義如何摧毀許多國家數百萬名普通女性的生活。光是在伊拉克,澳洲參與了美國率領的入侵行動,就造成70萬名女性守寡。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澳洲政府曾經採取公開行動,拯救在巴林遭受虐待與囚禁的難民足球員哈基姆·阿拉比(Hakeem al-Araibi)。那麼它也絕對有能力帶阿桑奇回家。
澳洲外交部拒絕承認阿桑奇是聯合國所謂的「任意拘留」受害者,並且否認它擁有自由的基本權利,可恥地牴觸了國際法的條文與精神。
為什麼澳洲政府沒有認真嘗試解救阿桑奇?為什麼畢紹普屈服於兩個境外勢力的期待?為什麼民主被這種奴僕關係所誹謗,並與無法無天的外國勢力相結合?
對阿桑奇的迫害是對我們所有人的征服:我們的獨立、我們的自尊、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同情、我們的政治、我們的文化。
所以我們不能再逃避。要組織、要佔領、要堅持、要持續、要發聲、要行動,要保持勇敢,要藐視那些思想警察。
戰爭不是和平,自由不是奴役,無知不是力量。如果阿桑奇能夠起身反抗,那麼你也可以:我們所有人也都可以。
回應
勇於反抗英美帝國主義的西方人,才是值得台灣人尊敬的西方人!
勇於反抗英美帝國主義的西方人,才是值得台灣人尊敬的西方人!
多位国际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声明:反对英监管部门对CGTN禁令
多位国际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声明:反对英监管部门对CGTN禁令
2021-03-10 新华网 央视新闻客户端
3月9日,多位国际知名人士在英国《晨星报》和“拒绝新冷战”机构官方网站联合发表署名公开信,反对英国通讯管理局对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的禁令。参与此次联名的包括澳大利亚著名战地记者、电影导演约翰·皮尔格(John Pilger),三次获得奥斯卡奖的导演、制片人、编剧奥利佛·斯通(Oliver Stone),以及英国电影学院奖终身成就奖得主肯·洛奇等多位知名人士,包括在英国享有一定声誉的作家、记者编辑、电影人、音乐人等。
在这封题为《反对英国通讯管理局对CGTN的禁令 捍卫言论自由》的公开信中,这些知名人士联名发声,呼吁英国当局撤销禁令并恢复CGTN的广播许可,并表示针对CGTN的禁令“是有悖于英国及其民众利益的审查行为”。
公开信中写道,“众所周知,CGTN是受公众认可的中国国家广播机构,观众可以以此为依据判断其服务和广播电视节目质量。作为国有广播电视媒体,CGTN与英国广播公司(BBC)、法国电视台(France Télévisions)和日本放送协会(NHK)等媒体的地位相当。”公开信抨击了英国通讯管理局的“双标行径”。信中提出,尽管英国通讯管理局声称不允许CGTN在英继续播放是因为“任何英国广播执照的持有者都不应受到政治机构的控制”,然而“BBC的所有员工都必须接受军情五处的审查,但其广播执照从未被吊销过。”“这一攻击言论自由的行为,发生在西方威胁发动对华新冷战的背景之下。在这样的时刻,建立各国人民间的互信和准确理解国际事务主要参与者的立场是至关重要的,剥夺CGTN的发声权利会对此构成阻碍。”
参与联名的“拒绝新冷战”成员菲奥娜·爱德华兹(Fiona Edwards)在接受《晨星报》采访时指出,英国当局这一禁令提出之时正逢“美国领导下对华敌意的不断加剧”,这种新冷战思维引发了针对中国的种种挑衅行为。“恢复CGTN的播出许可非常重要,因为这给了英国公众一个倾听中国视角的机会。”
此前,英国通讯管理局于2月4日发布声明,称当天已撤销CGTN在英广播许可。此举引发了各方的强烈反对。2月5日,CGTN就此事发表声明,对英国通讯管理局这一裁决表示遗憾并坚决反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在当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此事作出回应,“英国通讯管理局基于意识形态偏见,以政治理由对CGTN在英国传播进行打压,将技术问题政治化,严重损害中国媒体生存,严重干扰了两国间正常交流。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英国多位政界人士也对英国当局这一决定提出了反对。前议员George Galloway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英国此举的目的就是伤害中国,向中国发起“没有硝烟的战争”。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罗思义则发文表示,英国当局以“政治属性”为由撤销CGTN落地许可,实属“荒谬可笑”。
在英国通讯管理局发出禁令后一个月,北京时间3月4日凌晨,法国高级视听委员会(CSA)复函中国环球广播电视公司,确认对CGTN英语新闻频道具有管辖权,依据《欧盟视听媒体服务指令》、《欧洲跨境电视公约》,CGTN英语新闻频道可以在欧盟成员国(及欧洲经济区协定成员国)、《欧洲跨境电视公约》缔约国自由落地播出。在收到法国监管部门作出的关于CGTN频道落地播出管辖权归法国所有的确认函后,德国沃达丰公司已于北京时间3月5日早7点恢复在德国播出CGTN英语新闻频道和纪录频道。至此,CGTN在欧洲播出已经不存在法律问题。
附:公开信全文如下
Opposing Ofcom’s Ban on CGTN and Defending Free Speech
反对英国通讯管理局对CGTN的禁令 捍卫言论自由
Ofcom’s decision to remove the broadcasting license of CGTN – China’s English language TV channel – is an act of censorship which is not in the interests of Britain and its people. It is well known, and publicly acknowledged, that CGTN is a Chinese state broadcaster and viewers can therefore take this into account in judging its services and broadcasts. As a state television broadcaster, CGTN’s status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BBC, France Télévisions, NHK (Japan), and others.
英国通讯管理局(Ofcom)撤销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在英广播许可的决定,是有悖于英国及其民众利益的审查行为。众所周知,CGTN是受公众认可的中国国家广播机构,观众可以以此为依据判断其服务和广播电视节目质量。作为国有广播电视媒体,CGTN与英国广播公司(BBC)、法国电视台(France Télévisions)和日本放送协会(NHK)等媒体的地位相当。
Ofcom’s justification for taking CGTN off air is that any holder of a broadcasting licence in Britain must not be controlled by political bodies. However, this law is only selectively applied. Numerous private and state channels have clear political agendas or control – the BBC itself, for example, which had its staff vetted by MI5 has not had its broadcasting licence revoked.
英国通讯管理局称,不允许CGTN在英继续播放,是因为任何英国广播执照的持有者都不应受到政治机构的控制。但这一法规的执行却是有选择性的。众多私营和国有电视频道都有明确的政治议程或受其控制,BBC本身就是一个例子。虽然BBC的所有员工都必须接受军情五处的审查,但其广播执照从未被吊销过。
This attack on free speech also takes pla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threat of a new cold war against China. At such a moment, it is crucial to build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peoples and also to accurately comprehend the positions of the chief actors in the global situation. Denying a voice to China’s CGTN hampers this.
这一攻击言论自由的行为,发生在西方威胁发动对华新冷战的背景之下。在这样的时刻,建立各国人民间的互信和准确理解国际事务主要参与者的立场是至关重要的,剥夺CGTN的发声权利会对此构成阻碍。
Britain’s claim to be a free society is undermined by Ofcom’s decision to shut down CGTN. We call upon the British authorities to reverse this decision and to reinstate CGTN’s broadcasting licence.
英国通讯管理局停播CGTN的决定,也有损于英国自由社会的自我定位。我们呼吁英国当局撤销这一决定,并恢复CGTN的广播许可。
John Pilger, prize winning journalist
约翰·皮尔格,获奖记者
Oliver Stone, three-time Oscar winning director, producer and screenwriter
奥利佛·斯通,三次获得奥斯卡奖的导演、制片人、编剧
Tariq Ali, writer, filmmaker and New Left Review Editorial Board
塔里克·阿里,作家、电影制作人、《新左派评论》编委会成员
Kerry-Anne Mendoza, Editor of The Canary
克里-安妮·门多萨,英国左翼网站The Canary编辑
Ben Chacko, Editor of the Morning Star
本·查科,《晨星报》编辑
Vijay Prashad, Chief Correspondent of Globetrotter
维贾·普拉沙德,Globetrotter首席记者
Ken Loach, award-winning filmmaker
肯·洛奇,获奖电影制作人
Jonathan Cook, award-winning author and journalist
乔纳森·库克,获奖作家、记者
Lowkey, Musician and activist
洛基,音乐人、活动家
Anna Chen, Writer, poet and broadcaster
安娜·陈,作家、诗人、播音员
Asa Winstanley, journalist
阿萨·温斯坦利,记者
Alan Macleod, Senior Staff Writer at MintPress News
艾伦·麦克劳德,敏特新闻出版社高级特约撰稿人
John McEvoy, journalist
约翰·麦克沃伊,记者
Mohamed Elmaazi, journalist
默哈默德·艾尔玛奇,记者
Pablo Navarette, journalist and documentary filmmaker
巴布洛·那瓦利特,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Fiona Edwards, No Cold War campaign
菲奥娜·爱德华兹,“拒绝新冷战”组织成员
2019-02-01 李大同FB
2019-02-01 李大同FB
民主世界之詞,要欺人到何時?
如果認不清美國的本質,所有評論都只是在沙灘上蓋房子,蓋得不論多高,最後還是一定傾倒。
美國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國家,地理條件使她不但地大物博、氣候宜人,也使她除了北方與加拿大接壤以外,南方僅有小部分接壤中美洲,幾乎是個世外桃源。在十八世紀來到美國時,由於地廣人稀,不得不接納移民以增加國力,於是「開放」成為其立國基礎,但白人優越感始終存在,對有色人種的歧視使國內不安。及至第十六任總統,終於發生南北戰爭,戰後從而充實法治,以期人人得以平等相安。
先天條件使得美國孤芳自賞,海納四方又孕育她的壯大,這並非其他國家所能仿效的。所謂「民主」行之於其國內,在有限期間是個好制度。而如今人口漸多,多到可能威脅其白人優勢時,美國的白人緊張了,所以這位共和黨民族主義的川普才會當選總統,擊敗較為傾向自由主義的民主黨。
美國強大後,自傲於其所謂的民主,又因為「民主」一詞可以安內、可以攘外、甚至可以成為消滅威脅的藉口,因而民主變成了外交工具,可以用之則行、隱之則藏。「用」於「藏」之間,端看其是否符合美國利益而定。所謂民主是普世價值之說,完全是誤解。這個世上除了「生存」以外,沒有真正的普世價值。近年風起雲湧的顏色革命、民粹領袖,也完全是基於生存的吶喊。民主配合資本主義造成的貧富不均,正在顯彰。
世界沒有民主陣營,只有利益陣營,台灣只是西方利益的祭品。連多年屈膝美國的日本,時時都怕美國背叛,她在美國心中的地位,絕對低於英、加、澳、紐。台灣的特殊地理位置處於中美交鋒的關鍵,更當懼怕成為雙方的焚燒火場。美國人在此局中會更陰狠對台,因為台灣不在其「民族」定義中,死台灣人不會使美國心疼。
選邊站也要看清事實。美國獨強雖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只要中國不倒,將來就是雙強,而且這段時間不會超過二十年。雙強狀態二十年後,美國會成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國家。要改變這個發展,唯有中美戰爭。但是面對核大國,美國敢嗎?
你如果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那即使屬於中國利益陣營,仍非核心。有朝一日,若中國必需尋求祭品之時,當然是從外圍開始獻祭,和現在的美國沒甚麼不同。
中美最大的差異在於:美國是尋求霸權的國家,但中國自始沒有尋求霸權的企圖。美國好戰爭,而中國喜和平。台灣之所以成為中國的核心利益,是因為台灣處於威脅大陸安全的戰略關鍵要地,絕不能成為異族的叫價工具。因此,若台灣選擇附從美國,必將成為永遠的戰場,縱然美國一時獲勝,中國仍不會罷休,未來還是要奪回再戰。原因很簡單,就是:中國不欺人,但也不容人欺。
只有二種情況會使中國放棄台灣:其一是中美核戰發生後,參戰國俱毀,非參戰國悲慘倖存,而台灣非參戰國;其二是中國徹底分裂成許多小國,這是長久以來外國人的夢,李登輝不是崇拜日本人的「中國七塊論」嗎?可惜中國已經站起來了,而資本主義又走向末路了,這個美夢沒有實現的可能了。
1949年到2049年,美國人給了中國人100年的機會
1949年到2049年,美國人給了中國人100年的機會,如果表現良好,台灣就雙手奉送;如果表現不佳,我美國就親自出馬改造中國之後,再把台灣送進去。
這就是美國人在20世紀後半設計出來的計畫。
西方資本主義下的所謂「民主」國家
西方資本主義下的所謂「民主」國家,只是造成一個金權萬能的政體,什麼都可以用錢買,媒體可以用錢買,政策可以用錢買,政客可以用錢買,總統可以用錢買。金權買通政權,政權服務金權,財團和政客利益輸送,被金權夾持的腐敗政權,為了鞏固權力和階級利益,結果就是壓榨民權,剝削人民的權益。美國是最典型的剝削式資本主義「民主」國家。美國的金權階級不但剝削本國人民,也藉著其無以抗衡的一國獨大霸權剝削全球各國,壓榨全世界人民。
◆ 「民主」是西方價值,不是普世價值,非西方國家是被動式,半推半就地接納。
◆ 中國大陸的制度是精英共和,可以在貼近民意時同時展現高速效率和政策視野之高遠。
◆ 低階的民主,容易形成民粹。
◆ 民粹之下如果各方勢均力敵,就是永無止境的內鬥。
◆ 民粹之下如果一方強勢執政,就成法西斯式的獨裁。
「民主」體制提供各方勢力四年一次大洗牌的機會,因此「民主」國家的施政通常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政黨輪替,人去政息。不然就是意識型態分歧下黨同伐異,政黨互鬥循環不止,民粹亂政;或是利益團伙傾軋逐利,投機倒把,政商勾結,利益輸送,壟斷圍事,掏空分贓,金權治國。
中國的崛起,讓西方國家頓然意識到他們正在失去世界秩序的主導權,這些佔全球人口極少數(歐美總人口數不過8億,而全球人口快要接近80億)的西方白人國家正在失去對全球的主宰權,當然他們也會隨之失去以所謂的「西方秩序」來收刮世界經濟利益的權勢,所以西方現在非常焦慮。
中國的崛起是扶植全球的曾經被西方殖民的貧窮國家,讓這些貧窮國家也能找到通往致富之路。西方只是希望繼續運用西方所設定的所謂的『世界秩序』來繼續壓榨這些曾經被殖民的第三世界國家。只有當這些貧窮國家繼續貧窮落後下去,西方才能持續富裕。
中國民運人士曾節明的神評論:
中國民運人士曾節明的神評論:
--------------------------------------------
德州惩罚“打飞机”的议案,再次警示民主制度下专制的危险
2017-03-26 博讯 曾节明文集
迄今,包括许多异议人士在内的华人,根本搞不清“专制”和“独裁”的区别、“民主”和“自由”的区别。他们信信然地以为:专制就是独裁,独裁就是专制;民主就是自由,自由就是民主。这徒令人叹:此种浆糊脑袋搞民运异议,除了一锅粥以外,还会有什么结果?
其实“专制”不等于“独裁”,“独裁”也不等于“专制”。“专制”就是剥夺自由,“独裁”就是统治者个人说了算。
独裁不一定意味着专制。比如张作霖独裁统治下的中国东北,就并非专制社会,而拥有广泛的社会自由;路易波拿巴(拿破仑三世)独裁统治的后半段,也非专制统治,期间法国拥有新闻出版等广泛的自由。
独裁之下,没有民主。但没有民主,未必就是专制,如:前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并无民主,却享有高度的自由;而同期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虽有普选,却是专制的经典。
民主也并不意味着自由。“民主”就是多数人说了算。多数人说了算,同样可以产生专制:如经多数人同意,推出侵犯少数人人权的政策和法律,便是专制的政策和恶法。象“文革”公审那种只要多数人同意,便可以把“一小撮”杀了、烧了、烹了的“大民主”,就是多数人的暴政。
马克思所主张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典型的多数人暴政。
有民主而无自由的经典是古希腊的雅典。雅典有着高度发达的民主制度,却缺乏言论自由。雅典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就遭以严治罪处死。
列宁时期的苏俄也有着高度的党内民主,苏俄社会却是血腥的极权社会。
众人都注意到独裁产生专制,却鲜有人注意到民主同样能产生专制;甚至在民主高度发达的当代美国,民主制度产生专制也早非头一遭:
如1917年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通过之后厉行的“禁酒令”,就属于侵犯私权的专制政策;
更典型的是“优生法”,1933年白左罗斯福上台后,美国多州相继出台基于“优生学”(类似于现今“计生科学”)的“优生法”,对残疾人、问题少年、智商测验低分者、甚至贫困群体实施强制绝育手术,这就是十足的专制暴政——民主制度所产生的专制暴政!
讽刺的是,赤裸裸违宪且残酷侵犯人权的“优生法”,直到1977年才被大面积废除。据不完全统计,全美受害者高达六万人,众多无辜者被剥夺生儿育女的权利,老来举目无亲,在孤苦伶仃中死去。
然而,民主制度下的专制萌动,并未随着“禁酒令”、“优生法”的废除而停止。最近德克萨斯女州议员、律师出身的民主党人(又是民主党!)杰西卡法拉提交一项冠冕堂皇的议案,要求禁止已婚男人自慰(即“打飞机”);该议案要求:“对不在女性阴道或指定医疗设施内的射精行为处以100美元罚款。”
该议案倘若通过,无疑又是一项民主制度产生的专制恶法,因为它是公权力对私权的粗暴侵犯!
如果美国不能制止类“禁酒令”、“优生法”的民主制度下的专制萌动,那么美国的前途,不是异化专制大国,就是在伊斯兰势力的侵袭下分崩离析。
那么,如何防止民主制度的此种专制异化呢?简要地说:
一是设立宪法中的不能修正内容。宪法是立国之本。而现今的美国,只要参众两院三分之二的议员动议,便可以提出修宪,虽则要通过还需三分之二州议会的批准,这仍然包含着动摇国本的危险。譬如,倘若白左势力或泛伊斯兰势力在美国空前膨胀,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加强违宪审查机制。“优生法”这种赤裸裸地反人类的违宪恶法,竟然在美国产生,并在多州横行四十多年,这绝对是美国的奇耻大辱,这反映出美国的违宪审查机制有重大缺陷;
三是在国家政权的设计中,限制议会的立法权。否则,一旦泛伊斯兰势力、左派或者迎合选民劣根性的政治骗子在议会中占了上风,便会动摇国本;
四是注重传统。一面发了疯地反民族、反传统,一面惶惶然要封堵泛伊斯兰和左派害国,这是政治脑残的缘木求鱼。英国为什么从没有犯出台“禁酒令”、“优生法”的大错?就是因为英国远比美国更注重传统和“习惯法”。
泛伊斯兰势力为何在与西方文明的对决中,已占得上风?就是因为抓住了西方民主制度中的专制恶变机制——以立法的方式多数票通吃,凭借着自己制造选民的高生育优势,一步步“绿化”着西方社会。这,在西欧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
以上美国和西方社会的沉痛教训,中国在去除共产党之后建国时,亟需汲取。
誤導與操作,也能決定你對一個國家的印象與看法
誤導與操作,也能決定你對一個國家的印象與看法
2019-06-16 邱世卿 (Jack Chiu)
以下是這則半島電視台特別報導中的一段:
Heshmat Alavi,一個在推特上擁有3萬2千名追蹤者、推送次數達到4萬9千次的帳號。他自稱是人權運動者、政治活動者,他在推特不斷抨擊伊朗政府,他也毫不諱言的發表鼓勵推翻伊朗政權的言論。
Heshmat Alavi對於伊朗的評論,刊登在包含美國之音、富比士、國會山莊等重要的西方主流政論媒體上。直到網路媒體《攔截》(The Intercept) 報導他們追查的內幕後,大家才發現:這樣一個在網路上具備高人氣以及影響力的帳號——Heshmat Alavi,這個人根本不存在。
那個被西方媒體視為對伊朗評論重要來源的Heshmat Alavi先生,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MEK」的反伊朗政府組織所創造出來的一個虛擬人物。
一切只是為了抹黑伊朗政府。
這整起事件中,如果憑空創造的伊朗專家已經讓你驚奇,那麼更讓人驚駭的是:這麼長一段時間裡,這些西方重要的主流媒體,竟然沒有任何驗證Heshmat Alavi先生的方式,而讓自己的媒體成為誤導的宣傳工具。這對於媒體觀察者來說,無疑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儘管MEK對於Heshmat Alavi的出身、經歷編造得十分完整,而MEK也用盡所有的方式讓讀者相信Heshmat Alavi是真實存在的一個人,甚至連推文都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但是許多人依然可以從不同的地方察覺到不對勁。
MEK的背後,與美國政府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尤其是當MEK慶祝2017年年會時,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波頓應邀上台致詞,在大會上公開傳遞美國政府支持伊朗人民以各種形式推翻政府的行動。
各種形式,包含能說的以及不能說的。
MEK這個組織在阿爾巴尼亞擁有一處占地方常龐大的設施,裡面有包含攝影棚在內的許多先進多媒體處理設備,專門用來生產、製造各式各樣的素材,並且運用在社群媒體以及網路上對伊朗政府進行網路革命戰爭。而根據《攔截》的調查,這項名為「伊朗誤導」的專案,正是由美國政府資助。
但是這個專案不僅僅只是從資訊上的誤導而已。
根據訪談,一名伊朗裔的新聞記者、同時也是人權觀察組織的志工Tara Sepehri Far表示,她有一天收到一則訊息,希望透過她了解經濟制裁下,目前伊朗人的藥物供給是否有問題。
"這個請求看起來就像一般的伊朗人希望我能協助他找到一些醫療藥物供應的證據。"
"就在我以推特告訴他我所找到的資料之後,這個人就轉發了我的這一則推特。隨即底下就有幾百則留言,說他看到哪裡哪裡因為政府的血腥鎮壓,又死了幾百名抗議份子。"
這是一種用真實報導來掩護謊言的技巧。
MEK這個組織,其實不僅僅是針對伊朗政府。就在美國資助他們大量的資金之後,在MEK的產出中,除了針對伊朗政府的誤導外,最大宗的產品,就是攻擊川普政權對於伊朗的政策,以及不斷宣傳俄羅斯在美國政界的影響力。
簡而言之,MEK用美國的錢在分化美國,也分化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而這種攻擊,甚至蔓延到華盛頓郵報的記者Jason Rezaian身上。因為就在三年前,在相同的資金贊助下,抗議活動促成了伊朗政府釋放原本被關押的Rezaian。
Rezaian之所以成為攻擊的目標,只是因為他不願意為了配合特定的政治目的而攻擊伊朗政府。
為了對抗這些惡意的毀謗與誤導,伊朗政府做了所有他能做的事情,成立新聞查證網站,打擊假新聞,呼籲伊朗國內民眾要謹慎提防媒體誤導。但...事實證明,除了在伊朗本土,這些伊朗政府部門的措施顯得成效很有限。
MEK不僅僅只是網路上的行動。他們更是運用美國合法遊說的規定,透過大量的接觸以及積極運作,影響並誤導美國國會對於伊朗當前政府的觀感,並且積極爭取國會議員對於推翻伊朗政府的支持。
他們找到一個伊朗政府的弱點:在華盛頓的革命要比在德黑蘭直接而且有用!
要遊說美國國會議員,何嘗容易。這些工作的背後,也顯現MEK巨大的財力。
當你接觸的資訊越來越簡短快速,你慢慢不會再花時間去理解這些訊息背後的隱藏的用意。
你之所以相信這些不斷被傳播的故事,因為它們是由某某專家、某某網紅甚至是某某媒體所推薦或報導,而不是你真的去思考過而得到的判斷。
更可怕的是,最終...這些偏見與誤導,會形成大多數人共同的集體印象。而國家政策,也因為這些集體的聲音而被扭曲。
人們不再相信事實,寧願相信變造、誤導卻更為聳動而有趣的故事。
這就是潛藏在當今世界陰影裡的一股黑暗力量:分化、仇恨、對立,從而引發衝突甚至是戰爭。
MEK只是其中一個例子。還有許許多多的MEK正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國家與地方運作,而他們正在等待鮮血...
歐美霸權的潮起潮落
歐美霸權的潮起潮落
2021-01-03 中國時報 石齊平/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
英國,終於趕在2020結束前的最後一刻完成了脫歐程序。2021年,對英國而言,意味著英國孤身走天涯時代的開始。但故事並未結束。很大概率,接下來,蘇格蘭甚至北愛爾蘭會要求脫離英國,英國的前景將因此更為孤單。
遙想當年,大英帝國最盛之時號稱日不落國,所轄殖民地領土與人口均覆蓋地球25%;前者面積達3400萬平方公里,比蒙古帝國之2400萬平方公里更大,為人類歷史之最。時間很巧,為1921年。從1921到2021,正好是一個世紀,對英國而言,是歷史的輪迴。
歷史的輪迴不但有趣,而且充滿了哲學的啟示。一個更大的例子是120年前(1900年)的八國聯軍,英、法、德、俄、日、義、奧聯合興兵攻打中國;中國戰敗,簽訂《辛丑條約》,賠償4億5000萬兩白銀。120年後的今天,為了對付中國,美國打算策動一眾盟國及西方國家組成國際聯盟;可能成員包括美、英、歐(法、德、義)、日、加、澳洲、印度及紐西蘭,也是8個,與當年八國聯軍高度重疊。美國動念,想重演歷史。但歷史或有輪迴,結果卻未必一樣。
120年前,是西方興、中國衰,西方打中國易如反掌。如今是中國興、西方衰。英國之衰,只是整個大西方集體走衰、具體而微的表徵之一;美、日、法、又何嘗不衰,只是速度不一而已。更關鍵的是,如今全球化時代,各國高度依賴中國;美國號召各國聯合,未必成得了局。即以忠誠度最高的「五眼聯盟」為例,其中澳、加兩眼即因冒犯中國而被中國戳中兩眼,痛徹心扉。五眼也好,八國也罷,可以休矣!因為歷史上一個更大的輪迴早已開始,那就是西潮的潮起與潮落。
西潮,始於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500年來,葡、西、荷、德、法、英、俄、日、美9個大國相繼崛起,憑恃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霸權主義,不斷擴張勢力,從大西洋、印度洋到太平洋到中國的家門口,從越南、馬來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澳門、香港到台灣,還加上中國大陸一部分的沿海,全成了他們的殖民地。對中國及亞太而言,這是西潮的潮起。
進入20世紀,一戰後,作為西方老大的英國開始式微。二戰後,1949年新中國成立,與此同時民族主義興起,殖民地紛紛開始獨立,荷蘭撤出印尼,英國撤出緬甸,法國撤出越南。1959年馬來亞獨立,1946年菲律賓獨立,1992年美軍撤出在菲國的基地。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到21世紀初,西方勢力猶存於亞太者唯美國而已(在日本、韓國及台灣)。這是西潮的潮落。相比潮起,潮落的速度很快。
由於美國是西方的最後一個帝國,興起最晚,因此在西潮的大退潮中也將成為最後一個走向式微。式微的指標有三:一是國內本身發展上的結構矛盾;二是體現於外的綜合國力(GDP、工業、科技、軍事)的相對弱化;三是地緣板塊形勢的變化,尤其在西太平洋。
歷史的輪迴,無論英國、西方或美國,時間長短不一,其中邏輯並無二致。
日裔記者深入阿富汗 揭西方惡行
日裔記者深入阿富汗 揭西方惡行
2018-07-02 旺報 宋秉忠
長期關注中亞、中東等地人權的日裔美國人島津洋一,6月28日在香港大學的一場演講中,談到阿富汗婦孺在戰火中所遭受的悲慘處境,一度哽咽說不出話來。島津放棄在美日的舒適生活,甘冒生命危險親赴戰地,揭露西方國家透過NGO在這些國家從事的不人道行為,展現出超越國界的人道主義精神。
島津洋一是《日本時報》(Japan Times Weekly)前主編,九一一事件發生後,他即趕赴阿富汗採訪。長期在第一線的採訪,讓他積累許多非西方的獨特視野,深入揭發: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如何透過NGO的運作,干預中亞、中東、北非等國家的內政。
在《NGO與顏色革命》一書中,島津洋一提供大量不為人知的案例,佐證NGO是如何被西方國家所操控,其中包括:西方教會的無孔不入、「阿拉伯之春」葬送的民主化進程、為戰爭服務的「嵌入式」援助組織、美國陰影下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島津主張要改造「國中之國」,也就是改造在全球殖民體系下的NGO。
做為新聞界前輩,島津洋一反覆強調:新聞是歷史的第一個草稿,記者每天採訪的手記是歷史的最初始、最粗糙的材料,不管是世界大事還是一些重要人物的傳記,最早都是由新聞工作者撰寫的;這就要求記者要確保所有的事實都是正確的、客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