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收費員關廠抗爭多年,終於在2016年8月16日和蔡政府簽下協議,然而事後卻傳出協議跳票,政府提出的補貼方案在人數和金額上都與原協議有落差。時隔三年,爭議仍未落幕,今日(8/16)國道收費員自救會前往總統府抗議,要求總統蔡英文盡快兌現承諾,否則大選前將「如影隨形」抗爭。
2013年底,國道收費系統全面自動化導致大批收費員失業,收費員組成自救會抗爭。2016年,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和時任勞動部長郭芳煜出面,代表蔡政府與收費員簽訂協議,談妥補償方案,提供自救會成員5年共60個月,1個月1萬元的轉置補償費,並以1年1.6個基數為上限取代資遣費,對收費員進行綜合補償。
然而,勞動部開始補貼程序後,對於補償金額及補貼人數都有所縮減,自救會不滿和政府白紙黑字簽的協議竟然跳票,於2017年1月宣布重啟抗爭。該年8月16日,自救會更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政府履行過去對收費員的協議。
國道收費員案義務律師團律師邱柏青表示,2017年開庭到現在開了四次庭,對於三年前勞工和政府簽下的究竟是「行政契約」還是「君子協議」仍未有定論。政院主張當時簽下的是君子協議,亦即政府不用遵照協議內容,只需按協議精神做出後續補償,但他認為,當時的協議是2016年先經過自救會提出,勞動部和行政院研究後,雙方才簽定的,既然協議經過政府研擬討論,應屬有法律拘束力的「行政契約」,政府必須如實履行。
他表示,9月中本案會再開庭,他們要求法官傳訊蔡英文到庭作證,希望蔡總統說清楚她的承諾。
國道收費員自救會會長孫秀鑾表示,原本的協議和勞動部方案在人數和金額上都有很大落差,自救會有9人被排除在補償範圍外,政府主張這9人是先行離職的人員,但他們其實也是配合ETC政策離開,應該納入補償。此外,補貼金額計算方式也有所改變,政府設立補貼上限,導致年資久的人領到的補償比原協議少,據了解,自救會中年資最久的收費員是26年,補貼金額最多可差到80、90萬。
孫秀鑾說,自救會目前有287人,所有會員都沒有領完補償,這個案子尚未執行完成,政府不該言而無信,欺騙收費員。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成員陳秀蓮表示,國道收費員關廠抗爭時,國民黨沒法解決問題,民進黨上台後和收費員簽下協議,蔡英文引為政績,實際上卻沒履行協議,痛批蔡政府「選前騙票,選後當小人!」
自救會在總統府前繞行多圈抗議,高喊「蔡英文出庭作證」、「要連任、先面對」,並揚言若蔡政府再不履行承諾,收費員會在明年大選前,如影隨形跟著蔡英文抗爭,提醒她若要尋求連任,先解決收費員爭議。
回應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顧問葉瑾瑜:「我只是不希望:帶著理想的人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顧問葉瑾瑜:「我只是不希望:帶著理想的人,因為在不同的位置,就忘記大家曾經都是身邊的戰友。我只是不希望:『相對進步』的政黨,在獲得權力以後,就把不同戰鬥位置的人當作笨蛋!對,沒有權力的理想或許沒有意義,但為了繼續執政而棄守理想就很有意義嗎?」
----------
人選不敢碰的三個問題
2023-05-07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葉瑾瑜/桃園市產業總工會顧問
最近很紅,大家都在蹭《人選之人》這部劇,應該不差我一個。這部的設定是聚焦在「進步」政黨幕僚的職人劇,裏面的工作者不乏有帶著理念,努力在進步議題上堅持與推動的刻畫描繪,同時也點出進步候選人,在選前對於進步議題表態與否的掙扎。並且將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議題融入短短八集的劇本中,包含性別、同婚、環保、能源、廢死、新住民、職場性騷擾等等。也在緊湊不拖沓的劇情中,從個人的生活視角,帶出個人對於大局為重的反抗與反思,包含翁文方堅持鼓勵張亞靜提出職場性騷擾申訴,還有陳家競在家庭與理想中的相互擠壓。但是八集看完,有一個強烈的感受深深困擾著我:最終劇中的進步政黨的勝選,是因為對手的犯錯、而且是性道德上的犯錯,所以進步政黨勝選了!
這些進步議題反而成了點綴的裝飾品,甚至讓人強烈的感覺「進步議題對選舉無用」、「出櫃參選不道歉的翁文方,就只是沒那麼想贏」,還有那些社運議題被用溫和簡化的方式、嘉年華式的遊行、獨立樂團的造勢晚會等呈現。並且這些進步政黨的幕僚,在日常繁瑣的工作裡,感嘆「30歲以前不是左派沒有良心,30歲以後還是左派沒有腦袋」,甚至批評社會運動者「只是想當英雄」。這是在傳達什麼意識形態?我想大家必須謹慎看待!
回想2014年到2016年政黨輪替之際,是我剛踏進大學,呼吸到自由空氣的我。在野的民進黨氣勢逐漸扶搖直上。執政的國民黨則在馬英九執政末期,被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打成落水狗。這是我所經歷的政黨輪替。因此我實在難以苟同人選劇中那樣簡化描述的「最終勝選」,也就是「進步社運抗爭無用化」。
並且,當時的社會運動,才不是只有溫溫和和的遊行,才不是發發短片圖卡就可以攻擊到保守執政黨,而是士林王家守夜擋拆、是關廠工人二次臥軌抗爭要求政府撤告、是全民威「鞋」馬英九、是衝到勞動部佔領噴漆拒砍七天假…然後被警察拖走。最後,社會運動彙集巨大反對執政的國民黨的能量。民進黨這個「相對進步的政黨」坐收紅利,在「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口號中全面勝選。
我只是不希望:帶著理想的人,因為在不同的位置,就忘記大家曾經都是身邊的戰友。我只是不希望:「相對進步」的政黨,在獲得權力以後,就把不同戰鬥位置的人當作笨蛋!對,沒有權力的理想或許沒有意義,但為了繼續執政而棄守理想就很有意義嗎?回到劇中,廢死的議題是劇中代表進步政黨的候選人暗自承諾,取得執政權力後可以立刻改變的事,就是不執行死刑。但是民進黨執政後,蔡英文任內執行了兩次死刑,這是多麽諷刺的事啊。
最後,我認為這部職人劇確實好看。但是它不敢碰土地運動的抗爭,不敢碰勞工運動的抗爭,也不敢面對勝選後、執政後的尷尬,也是我覺得遺憾的部分。想想,或許這些如果被拍出來,我這個即將奔三的左派,大概就不只是「沒有腦袋」,而是中共同路人了吧。
看完小英最新貼文 他挖出6年這段嗆馬語錄一比驚呆:還有臉?
看完小英最新貼文 他挖出6年這段嗆馬語錄一比驚呆:還有臉?
2022-12-22 中時新聞網 謝雅柔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總統蔡英文昨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執政的人看的是各項數字所表現出來的國家整體表現及實力,「但數字背後的虛實,與人民實際感受有落差」,引發許多討論。對此,粉絲專頁「政客爽」提及2016年蔡英文曾嗆前總統馬英九「顯然只想從成千上萬的數字中,找出對他有利的數字」一事,砲轟蔡英文。
2016年,蔡英文曾針對當時馬英九總統的文告內容批評,認為馬英九顯然只想從成千上萬的數字中找出對他有利的數字。蔡英文當時強調,馬英九的文告讓她提醒自己「絕對不要做數字總統」,數字只是施政者的參考,不是政治追求的目標。蔡英文說,「如果只是看見數字,沒有看見人民的感受,那只想用數字矇混遮掩,反而忽略人民真實的感受,那樣的政府,就會是令人失望的政府」。
粉絲專頁「政客爽」諷刺表示,2016年蔡英文嗆,馬英九只想從成千上萬的數字中,找出對他有利的數字。2022年的現在,蔡英文跟蘇貞昌從上至下,天天都在報數字,天天都在找對自己有利的數字。蔡英文2016年說,如果只看見數字,沒有看見人民的感受,那只想用數字矇混遮掩,反而忽略人民真實的感受,那樣的政府,就會是令人失望的政府。未料,蔡英文昨在臉書坦言,執政「數字跟人民實際感受有落差」。
該粉專痛批,蔡英文承認其執政就是忽略人民的感受,就是失望的政府,「請問當年狂嗆馬政府的民進黨們,你們下次大選還有什麼臉、有什麼資格要台灣人投票給民進黨?蔡英文都承認沒做到當年承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