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公衛教育」是預防口罩荒、疾病污名化最好的社會疫苗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20/02/04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破兩萬例,台灣、各國皆嚴陣以待。未來可能造成的社會恐慌及經濟損失,若提前預防還來得急。然而,目前民眾的口罩、酒精慌,對陸生、陸配等族群的污名化,以及漫天紛飛的謠言恐慌,在在顯示近年社區衛生教育的不足,從SARS、傳染病經驗發現,公衛教育才是防疫、預防口罩慌、疾病污名化最好的社會疫苗。

日前疫情的流言紛飛,加劇社會恐慌。台灣持續發生每日釋出數百萬口罩,民眾搶購、需要的人買不到口罩;陸生回台就讀、武漢台灣民眾返台集中檢疫,因媒體報導可能的安置地點,引發附近民眾恐慌;網路上也有不少污名化從中國大陸回來的台灣民眾情事。

即便疾病管制署強力執行因應策略,仍難處理社會恐慌與污名化現象的根本問題。民眾恐慌是為避免疾病!搶購口罩、酒精的根本原因,是對傳染病的病原、潛伏期、傳染途徑、致死率等概念缺乏認識的機會、或因為受到網路流言影響而有錯誤認識,進而造成恐慌,污名化的問題也是如此。

現今,中國大陸已開工、兩岸社會經濟交流頻繁,台灣也開學在即。台灣尚未有社區傳染,若疫情不慎進到社區,可想社會恐慌的程度會遠比現在更多、更廣。

防疫視同作戰,戰略正確才能導引民眾共同投入防疫,口罩產線僅能處理恐慌之末。

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衛促會)呼籲:

一、公衛教育是最好的社會疫苗,物資發放應同步衛生教育

各國投入資源積極研發藥物與疫苗,避免新興傳染病再次流行或減少死亡。然而,公衛教育是預防口罩慌、疾病污名化最好的社會疫苗,若讓社區藥局、衛生所發放口罩,能否趁此進行衛生教育,若擔心安置地點附近民眾反對,能否提早做好衛生教育,及衛教相應的人力訓練與資源應儲備充足。

二、疫人力用在刀口上,因應口罩大量從藥局及衛生所端分配,建議政府立即盤點與協調人力

如運用民政與社區鄰里志工系統協助物資分配,讓物資分配能同時做衛生教育,讓一線專業人員有效發揮衛生教育作用,把專業人力用在防疫的刀口上。

三、使人人都是社區防疫頭家

莫先責怪民眾的口罩荒與疾病污名化等行為不理性,這正是民眾缺乏傳染病教育認識下的理性選擇。常態的公衛教育,讓民眾能多一份理性判斷、多一份防疫策略的認識,就是多一個社區防疫人員!這遠比每天製作數百萬口罩,讓基層單位忙於分配、發放經濟實惠多。要破除每逢重大公衛事件造成的各種亂象,唯有進行長期、常態的全民公衛教育,使人人都是社區防疫頭家,才能讓流言無處可生、無處可傳,這也才是減緩口罩荒、疾病污名化的根本之道

四、民眾知的權利,扳轉輕預防、重治療的公衛體系與社會風氣

台灣公衛體系長期重治療、輕預防,全國醫療保健支出1.2兆元以上,但用在公衛體系的預防卻常年不到5%(約500億元),像是預防傳染病部門的疾管署的經費更是不到0.5%(約58億元),遑論投入民眾傳染病教育的經費。要扳轉此現象,唯有讓台灣民眾有知的權利,形成民間草根力量來翻轉重醫療、輕預防的公衛體系。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