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每位國民可以分配到的食品管理經費居然再降至31.36元,萊豬能把關?
●政府食藥人力與服務民眾比,遠低於國際標準、且倒退中,萊豬誰把關?
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引起國內學界、民間與產業界許多討論,本會從民間公共衛生團體提出建議,盼政府予以正視:
【健康風險欠缺完整評估】
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衛生福利部參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與已開放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國家之標準,進行國人健康風險評估研究,訂出豬的各部位殘留容許量。
本會認為,風險評估過程應更完備。根據食藥署委託之「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研究報告內容所述,在危害上,民眾可能因食用含萊克多巴胺肉品,對心臟產生不良效應,對是否造成致癌風險,也缺乏長期飲食資料來評估。研究報告中也提到,歐盟認為目前科學證據不足,無法推估肉品殘量容許量和人體每日可接受攝取量。
事實上,國際上絕大部分的國家是禁用萊克多巴胺添加到動物飼料。在科學爭議與長期評估未有明確定論前,本會建議,政府應於開放進口前進行更完整的風險評估。
【食安經費人力不足又倒退,難以做好風險管理】
再者,風險評估的目的是風險管理決策與風險溝通之參考。國內近年已發生多起食安事件,如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被不肖廠商添加至食品中。為保障國人食安,行政院成立食品安全辦公室,建立食安五環機制,推動源頭管控、重建生產管理、加強查驗、加重黑心廠商責任與全民監督食安等政策。
我國既有食安五環政策做為風險管理機制,但在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行事件上,卻仍未見政府提出相應作為。例如,在源頭管理、生產管理上,政府要如何確保豬肉進口市面販售與用於食品製造都可以進行資料登錄,並能追溯來源與去向?國外肉品商、國內肉品進口商能否提出自主檢驗證明?民眾購買豬肉及相關食品與食用豬肉料理時,是否能得知肉品產地,而非製造地?混合不同產地之肉品,又要如何標示?
全面標示、查驗與稽查均不易,食安五環稱將十倍查驗量能,但重責大任卻落在資源不足的食藥署與地方衛生局上。本會早於2011年提出,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僅有3%經費用於食品藥物管理上,平均每一位國民、每年可分配到食品管理經費只有34元,是美國、英國的20%,香港的7%。萊豬事件後,本會再次檢視相關預算,2018年衛生福利部用於食品藥物管理的經費比例不升反降,從3%降至1.24%,其中專門用於食品管理工作更僅占0.34%,每年每位國民可以分配到的食品管理經費更降至31.36元。
人力方面同樣堪憂,2012年監察院調查報告指出,每位食藥管理人員需要服務的民眾人數約5萬人,是英國的2.5倍,美國的2.2倍,韓國的1.4倍。2019年每位食藥管理人員服務民眾人數雖降為約4萬人,但仍不及其他國家的人力比。
值得注意的是,多起食安事件後,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人力曾從2011年的443人,到2017年增至近兩倍的824人,但至2019年卻又降到僅有579人。
【只有事後宣導,欠缺風險溝通】
國家是國人食物主權的捍衛者,但台灣民眾卻在國際政治經濟與食品生產的營利競爭下,喪失對吃的主權。肉品產業使用瘦肉精、外銷到其他國家,是為了減少成本、增加市場占有率,以賺取更多利潤,而不是千萬里之外民眾的健康。
現今政府的做法是事後宣導,不是風險溝通,較為理想的風險溝通是常態化的食安教育,並提供各風險族群重要避險資訊。政府既以食安五環為執政目標、提倡全民監督食安,就應提出讓全民都能參與的風險溝通機制。這樣才是實際上的全民監督食安、共同捍衛國家食物主權。
【本會對政府建議】
一、 進口萊克多巴胺豬肉前,應全盤考量國際上更多健康風險資訊及世界多數國家禁用理由,進行更完整的風險評估。
二、 針對可能進口萊克多巴胺豬肉,提出相對應且具體的風險管理機制,實際落實捍衛民眾健康的食安五環政策。
三、 立即解決我國食安經費與人力不足、甚至倒退之問題,才能有效落實食安五環政策與風險管理機制。
四、 風險溝通上,事後宣導會降低民眾對政府處理可能食安問題之信心。應有常態化的全民食安教育,才能做好風險溝通,落實全民監督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