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一週】太平洋島嶼反日本排放核廢水
「海洋不是你的垃圾場!」

2022/02/16
苦勞網特約編輯
【編按】在華文閱讀世界裡,國際新聞的焦點往往集中在美國、西歐和日本等地區,由於長期的資訊偏食,導致我們往往傾向用國際強權視角看待世界。苦勞網「南方一週」專欄,帶你用五分鐘時間總覽世界重要新聞,除特別側重第三世界與南方國家的事件外,在新聞來源方面,也嘗試更多採納各地非主流媒體的視角。

北馬利安納群島邦近日對日本排放福島輻射廢水至太平洋的計畫表示反對。2021 年,日本政府宣佈廢水排放計畫後,太平洋島嶼堅決反對,強調「太平洋不是垃圾場。」這些島嶼至今仍在對抗上世紀英美等西方國家核試驗遺留下來的健康與環境問題。

日本政府計劃將福島輻射廢水排放至海洋,引發太平洋島嶼的強烈反對。(圖片來源:衛報)

北馬利安納島邦位於太平洋,屬於美國的自治邦,人口約 5 萬,距離日本約 2,500 公里。去年 12 月,北馬利安納島邦政府通過決議,反對任何國家在太平洋丟棄核廢料。

2021 年 4 月,前日本總理菅義偉宣佈將 100 多萬噸的輻射廢水排放至海洋。菅義偉以「復興福島」之名,強調廢水排放太平洋的計畫是最實際的選項,因此勢在必行。

2011 年福島核災後,現場已累積超過 100 萬噸的輻射廢水。這些廢水包括冷卻電廠的水,以及滲入的雨水與地下水。輻射廢水以每日 140 噸的速度持續增加,目前儲存在 1 千多個儲存槽中。

根據日本政府的計畫,這些輻射廢水預計自 2023 年起排放至海洋,整個過程預計長達 30 年。東京電力公司與日本政府保證,輻射廢水在排入海洋之前,幾乎所有放射性核素都將被稀釋至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的濃度。然而氚無法從水中去除,對此日本政府宣稱,經處理的輻射廢水,氚含量將不會造成「科學上被檢測出來」的風險。

不過,太平洋島國拒絕日本的說法。斐濟南太平洋大學法律與社會學院兼職教授奈都(Vijay Naidu)表示,輻射廢水將進一步惡化已被核汙染的海洋,嚴重威脅依賴海洋資源的島民。近海漁業保障太平洋島民的日常生計與糧食安全,遠洋漁業則提供這些島國亟需的外匯。

太平洋島嶼對於日本核廢水的強烈反對,有其歷史背景。從 1945 年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丟下原子彈之後,美國、英國、法國在馬紹爾群島、基里巴斯、澳洲與法屬波利尼西亞進行了共計 315 次的核武試驗。西方國家保證核武試驗「合理」且「安全」,但試驗造成的核汙染已導致不可逆的健康與環境問題,例如:出生缺陷、淋巴癌等癌症數量的增加、甲狀腺和生殖健康問題,生物棲地遭污染。在馬紹爾群島與法屬波利尼西亞,污染問題尤為嚴重,已有地區因核試驗無法居住。

除了西方國家,日本也曾在 1979 年秘密提議將核廢料傾倒至北利亞納島邦,後來遭當地政治領袖、非政府組織與行動家群起反對而失敗。1980 年,帛琉的行動家在「全球反原子彈與氫彈大會」召開前夕,質問日本觀眾:「核受害者的日本,會成為核攻擊者嗎?」、「你們真的要將危險的核廢料丟到太平洋,傷害我們的孩子與後代嗎?」這些問題至今仍然如雷貫耳。

之後,太平洋島嶼在 1985 年制定《南太平洋無核條約》,禁止澳洲、紐西蘭與太平洋島國試驗、使用核武,以及向海洋傾倒放射性廢物,宣示「太平洋不是傾倒核廢料」的願景。

儘管日本政府的決定受到國際原子能機構與美國的支持,但是包括中國、韓國等鄰近國家、當地漁民與環保團體都強烈反對。根據半島電視台採訪,當地漁民表示,他們花費多年重建消費者對於海鮮的信心,日本政府排放廢水的決定,將使他們的努力付諸東流。

日本綠色和平曾在 2020 年發佈報告,提出替代方案。綠色和平認為「唯一可接受的方案,是在日本繼續儲放與處理輻射廢水。」綠色和平建議在核電廠所在的福島大熊町與雙葉町設置長期儲存槽,直到氚的威脅自然減少。

廢水儲存方案獲得民間組織「核能市民委員會」(CCNE)與專家的支持。澳洲墨爾本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副教授魯夫(Tilman Ruff)認為,如果廢水能夠儲存 50 至 60 年的時間,氚將衰退至「幾乎不構成問題」的程度。

綠色和平譴責日本政府排放廢水的決定,只是因為這樣比較輕鬆而且省時,卻無視輻射危險,是「蓄意污染太平洋」。

特約撰述: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