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出迷航:俄烏戰爭 4》為什麼制裁傷害俄羅斯人民卻仍無法止戰?

2022/03/22
In These Times 編輯
譯者: 
苦勞網特約翻譯

【編按】自俄國總統普丁一個月前宣佈揮軍烏克蘭後,俄烏戰爭已成為近期最受媒體矚目的國際事件。根據統計,在戰爭首週,美國五大主流媒體以每半小時的速度,頻繁發佈報導。在過去,苦勞網南方國際專欄已翻譯許多文章,說明媒體如何設定讀者觀看特定事件的框架,或是淪為執政者速記員。鑑此,南方國際團隊策劃「駛出迷航:俄烏戰爭」專題,企圖釐清爭議,以知識為基礎,在主流媒體茫茫資訊中,標誌一條反戰的航道。

原文標題 "Broad Economic Sanctions on Russia Could Follow Familiar Playbook of Punishing the Poor",刊載於美國獨立媒體 In These Times。

【駛出迷航:俄烏戰爭】

  1. 為什麼媒體聚焦烏克蘭,卻忽視世界各地衝突?
  2. 為什麼俄羅斯無忌國際法執意侵烏?
  3. 為什麼全球南方國家拒絕在西方與俄國之間選邊站?
  4. 為什麼制裁傷害俄羅斯人民卻仍無法止戰?

2 月 24 日,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動戰爭,美國國會進步黨團(Congressional Progressive Caucus)發佈聲明,譴責俄羅斯的「侵略戰爭」並聲援烏克蘭人民,此外也對美國實施的經濟制裁提出警告,指出:「美國實施制裁應以停止戰爭為目標,並且追究發動入侵的罪魁禍首,同時也應避免對人民造成無差別傷害,或是無法回應事態發展。」

但就在聲明發佈後,美國隨即對俄羅斯實施廣泛的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貨幣盧布狂貶 29%、股市大跌,銀行裡排滿等待提款的民眾。拜登政府坦言:這些制裁的目的是為了破壞俄羅斯經濟,報復普丁政府在烏克蘭的駭人暴行。美國財政部表示:「我們與國際盟友攜手,保證俄羅斯將因為入侵烏克蘭付出重大的經濟與外交代價。」

部分反軍國主義者與社運團體警告:「以經濟戰方式回應俄羅斯暴行可能造成更多傷害,甚至犧牲性命。」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民眾正在排隊使用 ATM。(圖片來源:Quartzs)

倡議組織「正義屬於全球」(Justice Is Global)總監托比塔.周(Tobita Chow)表示:「我們應該反對、拒絕並譴責普丁政府對烏克蘭發動的非法及駭人戰爭」,「但是我害怕這些制裁。這些制裁正在引發貨幣危機、傷害數百萬計的俄羅斯人,並可能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嚴重的長期損害。」

雖然尚不可知經濟制裁將對俄羅斯人民帶來什麼樣的全面影響,但是效果一定很深遠。2 月 24 日,美國財政部宣佈對「俄羅斯最大金融機構,包括兩家最大銀行與全球近 90 間分部實施經濟制裁。」隔天,美國、歐盟委員會、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和加拿大共同宣佈:將俄羅斯銀行逐出全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SWIFT 是由比利時銀行擁有的國際訊息傳遞系統,功能是讓大型金融機構之間能夠彼此轉帳,對全球貿易至關重要。法國經濟和金融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以「金融核彈」形容此舉

2 月 28 日,美國財政部宣佈禁止一切與俄羅斯央行的交易(除「特定能源相關交易」外)。《華盛頓郵報》歸納:「在新規定之下,所有美國和歐盟民眾被禁止與俄羅斯央行進行交易。」美國財務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表示,這些經濟制裁將「大幅限制俄羅斯運用資產資助其騷亂行動的能力,並特別針對普丁與親信仰賴的資金,我們相信這些資金讓他們能夠入侵烏克蘭。」

這些經濟制裁與懲罰除了鎖定商業寡頭,也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等官員。然而經濟制裁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是因為其範圍:經濟制裁並非「針對性」的(制裁應該盡量以此為目標),而是以傷害整體經濟為目的。拜登政府自豪地表示這些制裁是「前所未有」的。確實,從未有任何一個擁有核武的國家,受到如此廣泛的經濟懲罰。

這些經濟制裁對普通老百姓造成的災難性後果顯而易見,正如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以「經濟動盪」形容的那樣,俄羅斯央行利率翻了一倍以上、莫斯科證券交易所關閉至 3 月 5 日(【編按】莫斯科交易所關閉至 3 月 18 日,直到 21 日才陸續恢復交易),在價格飆升前,民眾懷著恐懼與絕望搶購商品,這正是美國財政部口中的嚴重經濟代價。

雖然想要「做些什麼」來懲罰俄羅斯的意圖不難理解,但輿論卻很少提及這些廣泛制裁政策真正帶來的傷害。或許是為了說服俄羅斯人推翻自己的政府,烏克蘭外交部長在社交媒體上說明了這點

「俄羅斯民眾尚未意識到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對他們個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經濟制裁並不只是對寡頭實施,每個俄羅斯民眾都將會感受到:惡性通貨膨脹、赤字、大排長龍、儲蓄貶值和失業。俄羅斯的民眾快覺醒吧!」

參考伊朗的經驗將有助於我們理解經濟制裁會如何影響俄羅斯民眾。在 2018 年 川普政府施壓後,伊朗同時受到大銀行與金融機構的經濟制裁,並被 SWIFT 停權。這些制裁與懲罰都帶來嚴重後果。「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在 2019 年發布報告指出:「美國政府雖然允許進口人道物資,但美國對伊朗銀行的廣泛制裁,以及美國官員咄咄逼人的言論,已大幅限制伊朗政府付款取得這些人道物資的能力。」這份報告也發現經濟制裁導致基本藥物稀缺,例如「癲癇患者缺乏關鍵藥物,以及癌症患者只能獲得有限的化療藥物。」

倡議組織「全國伊朗裔美國人理事會」政策總監科斯特羅(Ryan Costello )表示:「美國對俄羅斯與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有許多共同之處。我們還不清楚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措施將升級到何種程度。在伊朗,經濟制裁懲罰了那些無法控制自身政府的人民,也導致伊朗經濟歷經惡性通膨。」

正如阿富汗所經歷的那樣,俄羅斯央行被美國拒絕交易。美國因塔利班重新掌權,沒收阿富汗央行的資產,加劇該國的貧困和飢荒危機。阿富汗雖然遠比俄羅斯貧窮,但禁止與俄羅斯中央銀行交易將威脅俄羅斯無數人民的福祉與生計。此外,呼籲實施經濟制裁也不利進步派議員呼籲歸還阿富汗儲金的訴求。

由於美國官員沒有明說,尚不可知如果俄羅斯撤出烏克蘭,美國是否將取消經濟制裁。鑑於普丁有權隨時結束這場侵略戰爭,下令止戰將是停止這些制裁最優雅的退場方式。但沒有跡象顯示普丁有意停止這場戰爭,西方國家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癱瘓俄羅斯經濟對境內和境外人民將造成的後果。

左傾智庫「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CEPR)高級合夥人凱許曼(Kevin Cashman)表示:必須將經濟動盪必然造成人道主義危機的風險納入考量。由於歐洲需向俄羅斯購買石油與天然氣,這兩個項目被排除於制裁措施之外,但是如果俄羅斯無法收到匯款或經營業務,制裁就會傷害到每個人(【編按】意即:歐洲人民將因為俄羅斯不願輸出石油與天然氣,承受能源價格上漲的後果)。」

「伊朗透過物質交換、同願意和他們經貿往來的國家建立夥伴關係等替代方案,來面對經濟制裁。」凱許曼表示,「俄羅斯如何應付經濟制裁的問題仍待觀察。無論如何,經濟制裁必然導致人道主義危機的不良後果。盧布迅速貶值,將傷害許多俄羅斯人,但是這些人並沒有參與其領導者在烏克蘭或其他地方的行動。」

目前仍難以明確知道,究竟俄羅斯人民將為這些人道主義的不良後果付出什麼代價。根據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估計:在 2020 年 5 至 9 月的疫情期間,1 萬 3 千名伊朗人死於美國實施的經濟制裁。另一方面,「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的分析也預估:美國在 2017 至 2018 年對委內瑞拉的經濟制裁至少造成 4 萬人死亡。這並不意味俄羅斯將付出同等代價,然而一個無法控制的經濟衰退,必然造成人民傷亡。在一個人民勇敢反抗普丁戰爭的國家裡,顯得十足諷刺。

當務之急是可以做什麼來鼓勵俄羅斯停戰,而不是採取嚴厲的經濟制裁手段,後者只會傷害該國最弱勢的群體。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但是當局卻難以付諸實踐。

反戰行動家認為美國應以外交手段和緩緊張關係。美國並非「什麼也沒有做」,相反地,美國在 2021 年向烏克蘭提供 6.5 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自 2015 年起,中央情報局(CIA)持續訓練烏克蘭特種部隊,此外國會隨時將批准 35 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金額等於菲律賓一年的國防支出。(【編按】美國國會已於 3 月 15 日同意援助烏克蘭 10 億美元的武器)

托比塔.周也擔心經濟制裁將導致始料未及的後果,升級緊張關係。「我擔心制裁將讓普丁更絕望,觸發對烏克蘭緊張關係的升級,可能加劇動用核武的危機。」

托比塔.周補充:「普丁可能利用這點強化俄羅斯國族主義,將俄羅斯人的苦難歸咎於西方國家。他可能會說:『你們要嘛支持俄羅斯,不然就是美國、北約組織(NATO)及歐盟的同路人』,然後合理化對國內反戰示威者與批評者的打壓。」

社運組織「全球草根正義聯盟」(Grassroots Global Justice Alliance)的反軍國主義國家組織者梅西亞(Ramón Mejía)表示,他相信美國經濟制裁的目的在於安撫國內大眾,藉此維持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形象,但是當局沒有提及這些行動將帶來什麼結果。

梅西亞說:「經濟制裁帶來的破壞性衝擊並不僅限於健康方面而已,也會影響遭制裁社群的福祉。」

特約撰述: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