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主權與人權

2007/10/12

林照真

 台灣社會最近為了參與聯合國引發一連串「主權」爭議事件,使得台灣民間力量撕裂,社會衝突上升,又與美國關係惡化。同一時間的新聞報導指出,早已失去「主權」的流亡西藏政教領袖達賴喇嘛,將因「人權」貢獻,於十七日接受美國國會頒贈象徵至高榮譽的「國會金獎」。台灣與西藏在當代史中都無法避免「主權」與「人權」的政治糾葛,只是,如何解脫,達賴喇嘛早已參透,台灣卻還在迷惘中。

 在中共眼中,達賴是分裂主義者。中共以「主權」觀點醜化達賴,繼以強大政經力量要求國際社會屈服。各國懾於中國的強盛,沒有一個國家承認西藏流亡政府的合法性;西藏流亡政府設在各國的辦事處,都是「變裝」出現;達賴喇嘛固然有許多機會和各國政要會面,但都是「私人會面」;各國領袖在公開場合都是以「宗教領袖」稱呼達賴喇嘛,而非西藏政教領袖。

 喪失「主權」是西藏流亡社會最大的痛苦。他們沒有國家,從達賴喇嘛到剛剛從邊境偷渡過來的西藏孩童,都是流亡者。既然國家民族如此需要,已經擁有國際聲望的達賴喇嘛,更是該藉機為「西藏主權」發聲,以立千秋之大業。但是達賴沒有這樣做,他反而放棄「西藏獨立」的主權論述,改從「人權」角度出發,不斷要求中共釋放西藏政治犯、重視西藏文化與教育等西藏人權議題,並懇求國際社會聲援他。

 達賴喇嘛當然知道,「西藏獨立」訴求具有極強的情感號召力;但他更知道,「主權」議題缺乏延展性,利害關係極大,只有「人權」觀點,才能在國際上找到發聲的空間。於是,他甘於承受部分藏人指責他逃避主權的神聖大業,轉而堅定地耕耘國際公民社會那塊豐腴的土壤。流亡西藏傾全力在西方校園與民間等基層扎根,促使許多關心西藏的人藉著寫書、拍紀錄片的方式,將西藏人權議題傳達出去。

 台灣與西藏一樣,希望可以爭取國際同情,台灣有更多籌碼,但相對於西藏的「人權」訴求,台灣卻始終突顯「主權」議題。

 在國內,二○○八年總統大選逼近,選戰議題呈現高度的「主權」爭論。在海外,台灣投入大筆經費進行主權遊說,錢多半進了公關公司口袋,卻看不到扎根民間的績效。前陣子聯合國年會召開前,台灣又是傾全力動員友邦聲援,但是陳水扁總統卻在與友邦舉行的高峰會議中被噤聲,亦未見友邦的民間社會聲援台灣。

 台灣在「主權」問題上頻頻受阻,但是台灣「人權」同樣有滿腹委屈。最明顯的例子是,爆發SARS的全球恐慌期間,國際間開始注意到台灣被拒絕在「國際衛生組織」之外的現象。當中共代表吳儀與隨從官員擺出「誰理你們啊?」的蠻橫姿態時,台灣全民憤慨,「人權」議題讓台灣內部忘了藍綠那條分界線。

 無奈,為了選舉動員,多年來台灣一直採取「重主權、輕人權」的策略。如果按照台灣的政治邏輯,西藏流亡政府必須有人承認,才能夠在國際運作;但是,達賴喇嘛卻放棄「主權」論述,走了「人權」訴求的路子。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終於吸引更多人一起高唱西藏亙古的高原史詩,藏人臉上歷經風霜的線條,一直是攝影機下最動人的曲線。

 台灣也有高山與深水,人民更是多情與直率,但在主權訴求下,人權觀點卻受到輕忽。關於這點,實在不應再忽視。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