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外來者》:帶給當下社會啟發的越洋追尋

2022/09/07
駐德記者
【編按】《誰是外來者:在德國、臺灣之間,獨立記者的跨國越南難民探尋》作者黃文鈴往返德國與臺灣,採訪超過50位越南移民,聽他們述說驚心動魄的親身經歷,書中並陳西德、東德、臺灣三地接收越南移民的方式、政策,探討理想的族群融合可能之道。本文駐德記者林育立為本書所作的推薦序,由聯經出版授權刊登。

走在柏林街上,處處可見越南人經營的餐廳、花店和美甲店。從東柏林郊區的捷運站走出來,迎面就是賣私菸的越南年輕人。在春光明媚的櫻花季,偶爾還可見越南女性花枝招展穿著傳統服飾奧黛在自拍,引起路人側目。

越南人在今天的德國首都無所不在,相當程度決定德國人對亞洲人的觀感。整體來說,柏林的越南人工作勤奮,花店大清早就開門,連商店全關門的星期天也照做生意。

不過,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東、西柏林的越南餐廳河粉口味不太一樣,而且東柏林的越南人與在地居民似乎處在平行世界,彼此不大往來,背後的故事實在很想讓人一探究竟。

我跟本書作者文鈴一樣以記者為業,對台灣的媒體亂象也同樣感到迷惘,初次見面就有聊不完的話題。她剛抵達柏林的 2017 年下半年,正好是德國社會為上百萬中東難民忙得焦頭爛額、排外勢力趁機崛起的動盪時刻,置身風暴中心,難免對難民融入問題有深刻反思;何況第一次以異鄉人身分在西方社會生活,她不免對身邊同樣來自亞洲的越南人感到好奇。

冷戰年代,德國曾分裂為東、西德兩個國家,各自擁有來自北越的契約工、及以船民身分從南越逃出來的難民。兩德統一後,南、北越人跟東、西德人一樣也有格格不入的問題。相較於美國、法國等擁有大量越南移民人口的西方國家,德國可說相當具有特殊性。

在歐洲難民危機才剛過去、數百萬烏克蘭難民又湧進歐洲的此刻,這本台灣首見探討德國越南移民的書尤其別具意義。德國一般討論移民融入的困難時,往往聚焦西德 1960 年代起從土耳其招募來的外籍勞工,卻少有人注意當年接納越南船民和契約工的經驗,能給當下不少啟發。

舉例來說,由於同情船民逃離共黨迫害、投奔自由,西德接納了好幾萬的越南船民,可是該如何將這些信仰和文化完全不同的族群融入、同時讓他們保有自身特質?書中舉的「拿撒勒之家」例子就很值得參考。

外界對德國近年接納這麼多中東和烏克蘭難民感到敬佩,卻不知當前針對難民的地方援助網路和免費住處、語言課、職業訓練等配套措施,其實早在當年接待越南船民時就已經摸索過。

此外,由於經濟穩定和對外來人口相對開放,德國最近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移民目的國。政壇和媒體有多位家喻戶曉的越南裔名人,他們身為船民和契約工的後代,當初掙扎和辛苦融入的過程卻少有人爬梳,本書正好補其中不足。

書中那艘遠赴越南搭救船民的「阿納穆爾角號」,不免讓人聯想到目前在地中海的多艘難民救援船,它們同樣遇到經費不足和被政府排擠的難題。《誰是外來者》回顧西德從主動迎接到排斥越南船民的過程,也與德國中東難民政策的轉變相呼應。難民和移民的故事似乎一直在重演,令人唏噓。

2022 年,俄軍侵略烏克蘭,迫使七百萬烏克蘭人遠離自己的國家。由於戰亂、饑荒、政治迫害等原因,全球難民總數目前已超過一億人,被迫流離失所顯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普遍現象,凸顯了難民和移民政策制定的急迫性。不過,要不要伸手幫助難民,以及到底能接納多少移民,在包括台灣的許多國家內部還有爭議。

文鈴在書中還回到台灣追尋越南移民的足跡,在我看來,這彷彿是在為台灣尋找定位。這本書其實也提醒我們,絕大多數台灣人是難民和移民的後代,唯有去追尋和同理我們祖先逃難和移民的過去,才可能看清楚台灣的定位。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