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 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 loud@gmail.com。
2022/10/26
畜牧場內,動物的「生」涉及生產效益、經濟產值,如何提高其存活與育成率,是畜牧場最在意的事。但許多因疾病、意外受傷、體弱或密集飼養導致打鬥相殘…等未能順利長大賣錢、賺錢的「傷病動物」,因主管機關農委會長年失職,至今未制定畜牧場「傷病動物」緊急人道處理機制—包含法規、適當工具和教育訓練,導致每年保守估計有近千萬隻傷病動物,慘遭以隨意棄置方式任其自生自滅、苟延殘喘、痛苦至死,或以悶死等慘無人道的方式處死。除傷害動物福利外,對人畜共通疫病控管更是巨大威脅。
台灣畜牧產值一年高達1,800億,根據農委會統計,全台飼養各式經濟動物的畜牧場有20,410場,涉及的動物生命數量,光以家禽、家畜大宗養殖物種來看,110年底在養雞鴨鵝、火雞等家禽便高達1億隻、肉豬近600萬頭、乳牛及肉牛16萬頭。而全台投入畜牧場直接照顧經濟動物的獸醫或特約獸醫不到500位。可以說,畜牧產業最直接處理動物疾病傷亡的,不是獸醫師,而是業者與多數駐場勞工。每家牧場,動輒飼養數百、數萬、數十萬農場動物,動物傷病是日常,動物承受的痛苦與工作人員的心理壓力不難想像。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將於10月27日上午9:30偕同立法委員陳亭妃召開記者會,揭露台灣畜牧場內每年保守估計有近千萬隻傷病動物,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悲慘處境。要求農委會應正視畜牧場內傷病動物的人道處理議題,盡速訂定人道處理相關規範及工具,並落實專業教育訓練。
記者會資訊
時間:111年10月27日,週四,上午09:30
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3會議室(濟南路一段3-1號)
出席:陳亭妃立法委員、農委會官員
現場提供畜牧場傷病動物調查影像
活動日期:
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