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友善畜牧:全球都在轉型,台灣不能落後!
2023 第二屆【友善畜牧暨永續食物轉型】國際論壇 動物福利ESG績效不可或缺的指標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23/03/29

第二屆【友善畜牧暨永續食物轉型】國際論壇於3/29在台北隆重展開,此論壇是由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財團法人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共同主辦。立法委員蘇巧慧、農委會副主委杜文珍、荷蘭辦事處處長葛菈樂 (Gelare Nader) 皆出席論壇,參與這場重要盛宴。論壇的目的是希望讓更多利害關係人能夠看見彼此,進而攜手合作共創台灣的永續轉型,同時也會持續更新動物福利的相關進程。

繼去(2022)年第一屆主題「友善畜牧超前佈署」介紹台灣民間、畜牧業、通路已跟上國際動物福利潮流,讓消費者在市面上可買到符合動物福利的畜禽產品之後,今(2023)年論壇更強調「動物福利:ESG績效不可或缺的指標」,特別邀請荷蘭「明日雞蛋」(Kipster) 的創辦人、韓國共同民主黨院內代表朴洪根 (Park Hong-keun) 議員、以色列國會議員Sharren Haskel MK女士、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RSPCA) 國際事務總監Mr. Paul Littlefair (李博)透過線上、實體與會,分享國外友善畜禽在生產、法規、標章驗證的成功經驗,也邀請國內產業、通路分享「動物福利」在企業ESG績效的必要性與效益。活動獲得廣泛迴響,今年報名參與人數近兩百人。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朱增宏執行長指出,去(2022)年政大選舉研究中心一項針對台灣民眾對「經濟動物」態度的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動物的關心,已經延伸到經濟動物。超過八成民眾認同蛋雞格子籠、母豬狹欄、弓魚等作法,傷害動物福利。也認為企業和政府都應採取積極行動改善其處境。

家樂福永續長暨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表示,家樂福自2018年開始推食物轉型,動物福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家樂福深信改變從看見動物開始,在台灣推動動物福利極其困難,但為了產業的未來及環境永續,卻勢在必行。因為雞蛋、鮮奶、肉品是國人主要蛋白質與鈣質攝取的重要食物來源,但卻因為資訊不透明,多數消費者鮮少知道真正的生產者(雞、牛、豬..等)的生活處境而導致供應鏈很難轉型。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家樂福利用商業力量推動非籠飼雞蛋,動物福利鮮奶,透明土司等相關商品,同時間家樂福文教基金會透過家樂福影響力概念店及永續教育帶動產官學共同認知這個議題及產生行動。

論壇上午主題為「友善生產從蛋雞開始」,正當台灣面臨蛋荒衝擊之際,荷蘭「明日雞蛋」(Kipster)創辦人之一 Mr. Ruud Zanders 來台現身說法,分享他如何從家族企業受禽流感疫情重創因此「倒閉」的困境中浴火重生。Ruud放棄虐待母雞的「格子籠」飼養系統,創立Kipster非籠飼牧場善待母雞與環境,滿足消費者飲食倫理與安全需求的三贏雞蛋產業,產出全球第一顆得獎無數的「碳中和」雞蛋。

Ruud Zanders的家族原是荷蘭大型家禽企業,年產八百萬小雞,營業額4500萬歐元,因2003年的禽流感疫情倒閉。為達到糧食系統中動物、環境與人類共好的目標,「明日雞蛋」採用「多層平飼」方式,解決友善生產土地需求問題,小公雞也不會像目前的做法,在一日齡就絞殺淘汰,而是當作肉雞飼養,避免無謂犧牲。生產「明日雞蛋」母雞所吃的飼料,是以人類的「剩食」加工製成,不跟人類可吃的食物競爭;雞糞則製成有機肥料,用於種植農作物,達到循環經濟的目標。台灣今年2月剛修正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政府應「推動低碳飲食、選擇在地食材及減少剩食」,明日雞蛋(Kipster)的營運模式正好提供國內產業轉型參考。

國際上推動農場動物福利的立法在歐、美以外國家也有重大進展,韓國共同民主黨院內代表朴洪根(Park Hong-keun)議員線上分享韓國經驗。韓國國會於2015年成立「動物福利國會論壇」,主導促使韓國農業食品與鄉村事務部新設動物福利部門,修改動物保護法強化各類動物的法律保護,論壇更以廢除籠養(Cage-Free)為核心目標,與韓國動物福利協會(KAWA)等動保團體合作,成功在2017年推動雞蛋蛋殼噴印加入「生產系統」,讓消費者可以區別籠飼與非籠飼雞蛋,2018年修法通過,自2025年起蛋雞場每隻蛋雞的最小飼養面積由500cm2增加到750 cm2,目前韓國品牌雞蛋市占率80%  Pulmuone (圃美多) 公司宣佈將於2028年完成非籠飼(Cage-Free)轉型。朴洪根議員表示,希望韓國國會「動物福利國會論壇」的經驗和成果,可以給台灣產管學界帶來推動轉型的信心,動物福利是促進環境和人類的健康,也是創造永續未來的潮流。

以色列國會議員兼前任國會教育、文化及運動委員會主席Sharren Haskel MK女士線上分享,以色列國會已立法通過「2037年以色列將全面轉型為非籠飼系統」,連豐富籠都禁用,以色列目前飼養1000萬隻蛋雞,90%為格籠系統,全面轉型非籠飼政策在轉型期間,提供經費協助蛋農升級禽舍、畜牧設施及環境改善,法規同時禁止母雞修喙、強迫換羽,提高蛋雞飼養環境及照護標準。時值農委會編列預算提供禽舍升級改建計畫之際,以色列產業轉型非籠飼目標,應可作為台灣借鏡。

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 國際事務總監Mr. Paul Littlefair(李博)出席論壇,向與會者分享目前世界最大規模動物福利標章驗證制度(RSPCA Assured),如何改變英國畜禽漁產品的採購與消費模式。RSPCA Assured的動物福利標準高於英國法規,RSPCA Assured成功帶動更多生產者提供動物更好的動物福利,也影響消費者意識,消費者主動詢問動物福利產品,促使更多零售商、餐飲企業採購改變。預期到2030年,將有超過二分之一的英國農場,按照RSPCA福利標準飼養動物。同時透過「eat less, eat better」,鼓勵民眾減少消費低福利農場的肉、魚、 雞蛋和奶製品,只選擇福利較高的(如RSPCA Assured)產品。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陳玉敏副執行長分享由台灣民間推動「動物福利標章」,如何成為創造動物、產業、消費者共好的驅動力,帶動台灣消費端的食物轉型。

作為台灣也是亞洲首先宣布非籠飼雞蛋承諾的通路,家樂福也由蘇小真永續長分享該公司如何從非籠飼雞蛋承諾開始一步一步地將動物福利納入ESG指標。她強調家樂福食物轉型的目標就是讓每個人都值得最好的。如何打造一個具有韌性的食物系統來因應未來多變的環境需要跨領域共同努力。然而沒有[痛感]的選擇是很難真正解決問題的。家樂福集團已經將動物福利納入永續食品的採購標準。歐盟也即將將動物福利作為貿易協定的一部分進而要求進口商品必須符合歐盟動物福利標準,才有資格獲得關稅優惠,更宣布將於2027年公布全面廢止畜禽籠養計畫。面對國際趨勢,台灣不能落後,必須馬上行動。蘇永續長更提到,家樂福已承諾將於2025年全部門市只販售非籠飼雞蛋,目前家樂福非籠飼雞蛋的銷售量占比已接近四成,顯示消費者對於格子籠蛋雞飼養方式越了解,將有助於改變消費行為進而選購非籠飼雞蛋,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生產者開始加入轉型的行列。

此外,現場也邀請拍攝Better Eggs, Better Lives紀錄片的美國學校學生代表,呈現年輕世代如何協助食物轉型運動。主辦單位更精心安排三場精采對談,與談人台糖畜殖事業部溫元文副執行長分享台灣豬肉脫離口蹄疫及品牌化,接軌國際動物福利標準的轉型過程。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對味廚房創辦人洪昭勝分享如何落實動物福利成為品牌差異化重要關鍵。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朱增宏執行長表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為回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對推廣動物福利的要求,於2016年公布了技術規範 TS/34700:「動物福利管理-食品供應鏈通則與指引」,提供食物供應鏈中的每個企業,確保動物福利的技術工具。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郭雪珍執行長表示,去(2022)年聯合國環境大會及環境規劃署(UNEP)分別通過決議,提出「動物福利」在實現SDG永續發展目標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責任生產與消費及對水生與陸生動物的關懷。更認知人類的健康與福祉與動物福利、健康及環境的永續密切相關。

荷蘭Kipster的創辦人Ruud Zanders分享明日雞蛋推出時也曾受到質疑,認為消費者不會買單。但他以「明日雞蛋」雞蛋在荷蘭、歐盟和美國的發展來看,認為當消費者知道格子籠生產雞蛋對動物福利、環境和食品安全的傷害,都會願意支持轉型友善的非籠飼雞蛋。

主辦單位一致表示,台灣政府至今尚無明確廢除格子籠的期程,從韓國、以色列經驗借鏡,國會支持是轉型友善飼養不可或缺的一環,呼籲立法院儘速制定〈促進友善畜牧水產養殖推動條例〉,要求行政部分訂定友善飼養政策計畫與期程,餐飲相關企業也應落實ESG,將動物福利納入採購政策,不僅讓台灣的畜牧產業朝向人、動物、環境共好的目標同時也提升飲食標準至國際標準而增加競爭力。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