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2023年10月7日美國和以色列地毯式轟炸加薩以來,截至2024年2月27日加薩死亡人數至少為29,782人,其中包括超過12,300名兒童、8,400名女性,婦孺所佔比率高達七成。此一死亡數字為低估,因為困於斷垣殘壁,經通報列為失蹤人口者已逾7,000人。加薩實際的死亡人數早已超過36,000人。
就以色列而言,脫水、飢餓,放任疫病擴散是厲行種族滅絕最有效的武器。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主席吉奧拉・艾蘭(Giora Eiland)直言:「人道災難與嚴重疫病在加薩南部盛行,可使以色列勝利在望,並減少以色列國防軍的傷亡」。資產階級及其媒體、學者僅視轟炸所致的傷亡為「反恐戰爭」的結果。至於加薩民眾死於脫水、死於飢餓,死於基礎建設、公衛系統崩壞、死於失温、死於傳染病,即使死亡人數超過空襲,僅僅是「連帶損失,無可厚非」。
二
對台灣民眾來說,脫水、饑餓、失溫、疫病,哀鴻遍野,非常遙遠。可是對於巴勒斯坦人民而言,死亡卻是殘酷日常。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數據顯示,由於食物和飲水供應快速減少,90%加薩民眾每人每天進食份量不足一餐。高達90%的5歲以下孩童受到一種或多種傳染病的影響,其中70%的兒童在過去14天內曾出現腹瀉。
設想一下,如果你是巴勒斯坦人,有三個虛弱孩子,一天有一頓稀飯可吃已是奢求。兩個幼子因營養不良,奄奄一息。身為家長,你會提供僅有的食物給最病弱,僅存一息的兩名幼子而犧牲長子,或是犧牲兩名命在旦夕的幼子以保全存活機會較大的長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論做何決定,家長都會終身陷於心理創傷與罪惡感之中。
三
設想若你是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空襲後,你從斷垣殘壁救出幼女,她因嚴重創傷,必須截肢。不立時送醫急救必然喪命。
而截肢手術,卻必須在無麻醉、無消毒、沒水、沒電的情況下進行。由於缺水、缺酒精,醫護人員無法洗手、消毒,醫院成了傳播疾病而非治療疾病之所。一旦動了手術,蠅蛆會於手術後一天,佈滿傷口,繼而造成器官機能失調、感染而死。你會怎麼抉擇?是什麼體制使你必須經歷這種徹骨之痛、生離死別?
四
依據各國官方統計,自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以來,迄今死亡人數為700萬人。《經濟學人》於2024年2月26日指出全球超額死亡人數近3,000萬人。
不僅新冠肺炎疫情造成超額死亡,以政策手段蓄意摧毀基礎建設、公衛系統也會造成超額死亡。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人道主義健康中心於2024年2月共同發佈一項研究結果,研究推估期間為自2024年2月7日至8月6日的6個月,並涵蓋三種不同情境下的加薩人民的超額死亡:停火、現狀以及以色列繼續升級軍事行動。
研究結果顯示,在推估期間內,若美國、以色列停火,且加薩未發生流行病的情境,加薩超額死亡將為6,550人。若美國、以色列維持現狀,拒絕停火、加薩的超額死亡人數則是58,260人。若以色列繼續升級軍事行動,超額死亡則會達到74,290人。
加薩基礎建設和公衛系統已然化為虀粉,帝國主義國家刻意製造飢荒,此時不論是成人、兒童的免疫系統皆會持續衰退。嚴重營養不良的孩童更是難以抵抗麻疹、霍亂、腦膜炎、小兒麻痺、流感、新冠肺炎等疾病。
同一份研究顯示,一旦加薩爆發疫病,在美國和以色列停火、維持現狀及以色列繼續升級軍事行動的三種情境中,加薩的超額死亡將分別為11,580人、66,720人和85,750人。
五
以禁運、制裁、飢荒、蓄意摧毀基礎建設、公衛系統作為屠戮的手段,由於「殺人不見血」,故而成為帝國主義國家、次帝國殲滅敵人的慣用手法。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等由美國所扶植的專制政權自2015年3月入侵葉門至今,就以封鎖葉門領海、領空,斷絕人道救援物資,蹂躪生死。聯合國報告指出。至2021年底葉門戰爭的死亡人數為37.7萬人,推估至2030年時死亡人數將達到130萬。其中絕大多數人是死於人為的飢荒和疾病、公衛體系崩壞,而非死於沙國的轟炸。
由於飽受次帝國封鎖、禁運、制裁等經濟戰之害,葉門什葉派武裝團體「真主虔信者」(Ansar Allah)遂於紅海攔截開往以色列的貨輪,並要求以色列停止種族滅絕罪行。該團體就是台灣所說的「胡塞組織」(The Houthi movement)
有別帝國主義國家針對「邪惡軸心」的宣傳,阿拉伯民眾有自身的受壓迫者國族敍事,從他們的觀點看來,現今美國、英國、加拿大、歐盟、澳洲,以色列等政權都是「種族滅絕軸心」(Axis of Genocide),至於哈瑪斯、真主虔信者、真主黨和伊朗則為「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
六
對於西方而言,加薩和葉門現今最大問題不在於死亡人數太多,而是死亡人數太少。2023年10月7日後英語媒體已經出現厲行種族滅絕就是「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的諸多討論。英語世界中的「最終解決方案」(Final Solution)一詞源於納粹所說的「猶太人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the Final Solution to the Jewish Question )。由於「最終解決方案」自二戰以來與納粹罪行密不可分,所以英美官員在公開場合論及巴勒斯坦,向來只用持久和平(a long lasting peace)或「兩國方案」等名詞,對「最終解決方案」一詞避之唯恐不及。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琳達・湯瑪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於2024年2月20日於安理會上再次否決停火提案時表達:「美國會繼續積極參與直接的外交,直到達成『最終解決方案』(until we reach a final solution)」。美國官員破天荒使用「最終解決方案」並非口誤或無知,而是真實反映美國以種族滅絕作為政策手段。對於美國矢志師法納粹之事,資產階級媒體目前仍是一片靜默。
七
不同於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巴西、印度等國,台灣並無極右翼團體和政黨,這使人以為(1)台灣沒有擁抱極右翼的問題、(2)我們並非極端的種族主義者、(3)我們更不會是種族滅絕否定論者(genocide deniers)。這裡所稱的「否定論者」是指,試圖否認或淡化罪證確鑿的種族滅絕罪行規模及嚴重性的人士。
目前在國際上最為惡名昭彰的種族滅絕否定論者包括土耳其歷任政府否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各國極右冀否認納粹大屠殺。由於美國並未親身策畫、參與這些罪行,所以難以檢驗台灣社會在種族滅絕否定論方面的真實立場。
加薩則不同。台灣資產階級媒體自產的報導、論評、再現皆為加薩種族滅絕否定論。原因不難理解。由於我們與「民主同盟」的關係堅若磐石,任何形式的「疑美論」皆是「中國對台的認知作戰」。我們必須「堅定與民主國家站穩同盟關係,我們並非棋子,而是團結民主支持力量,以使台灣與區域更加安全穩定。」
但這不僅只是綠營的觀點,可能也是社會共識。試想,國際社會究竟要提出何種證據,才能讓台灣的公共電視比照半島電視台一般如實呈現,拜登政府謀畫、主導現今在加薩所發生的種族滅絕罪行?要有何種證據才會使公視據實顯示,我們的「民主同盟」美國、英國、歐盟傾力提供執行種族滅絕所必須的軍事、情報、財務援助?恐怕沒有任何證據會使公視改變立場。
問題並不出在公視。中華民國的資產階級不分黨派向來支持種族隔離、民族壓迫、階級剝削,我方所支持的種族隔離政權也包括南非(1948-1994)和美國本身。美國南方各州直到1967年皆以法律明文禁止異族通婚,這是經典喜劇《誰來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拍攝當年的實際背景。1
八
台灣是次帝國,並無工人階級國際主義的傳統,所以反戰論述和行動從未跳脫資產階級國族主義的框架。反對台灣淪為戰場,不必然批駁代表次帝國主義「其他選項」的藍營、也不必然反對其他國家或地區成為戰場、更未必一一批判「民主同盟」、敵對政權以及我們「自家的」資產階級,更遑論批判製造戰爭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因此,不同的反戰個人或團體或冀望於資產階級「開明派」所推動的政策轉向,或訴諸中產階級的社會溝通,以求避戰,或宣傳多極體系取代單極體系,以「重塑世界和平」。
九
資本主義體制下的戰爭與生產的社會關係密不可分。所有資產階級國家在戰前所維繫資本積累的體制、政策、知識生產、意識型態,在戰爭期間皆由該階級以類似或不同形式延續。
目前堅定捍衛以色列「自衛權利」和推銷虛假的「兩國方案」的國家與團體,若非帝國、次帝國的資產階級,或美國所扶植的專制政權,或各國極右反猶太團體,就是高度嚮往以色列社會控制、「群眾控制」能力的各類金磚政權。
英美自身足以左右加薩局勢,看不上台灣。不過,如果美國就此事提出要求,屆時我方資產階級不分黨派必然同仇敵愾。相信公視與所有資產階級媒體也會適時呈現我方「站穩同盟關係,團結民主力量,讓台灣與區域更加安全」的論述。
這是個假設情境,但我們毋須麥卡錫主義者在校園、學界進行政治清洗,更毋須經歷由資產階級所扶植的極右翼團體發動政治動員,全面清剿工人團體,就已經能達成高度社會共識。中華民國的資產階級可以不戰而勝,這應該算是另類的「台灣奇蹟」。我不禁在想,台灣社會所認定的極右範圍、對象在何處?我們所稱的道德標準、政治標準與種族滅絕軸心的區別又在哪裡?
- 1. 美國電影《誰來晚餐》的故事始於白人女性喬安納愛上的黑人約翰。她相信自己的父母極為開明,必然支持異族通婚,所以決定帶未婚夫回家與父母見面。自由派人士平時高談闊論種族平等,此時才赫然發現愛女論及婚嫁的對象竟是黑人。任何價值喊口號與躬行實踐,顯然是兩回事。
回應
歡迎國際和平友人
歡迎國際和平友人
2024-02-21 中國時報 徐宗懋/資深媒體人
由前台大校長管中閔先生所創辦的「亞太千里論壇」,繼去年9月舉辦前新加坡外長楊榮文先生的兩岸和平講座造成轟動後,今年3月5日將舉行第2場的講座。這次更直接切入台灣當前的戰略局勢,主講者為前日本防衛廳官房長、前內閣官房副長官補、現任日本國際地政學研究所所長柳澤協二,講題是「從日本看台灣海峽有事」。
毫無疑問,就台灣生存環境來說,美國和日本是最具戰略意義的國家,兩國立場一致、也有些微的差距。畢竟美國遠在太平洋東岸,日本卻是中國近鄰。近代史上,日本曾侵略中國,又曾經殖民台灣50年。大陸、台灣和日本三者之間存在複雜的情結,也很容易牽動敏感的神經。
近年,台灣掀起「迷戀日本殖民」的扭曲心理:不少人對日本有超過現實的期待,希望日本能在危局中「救台灣」;因此特別凸顯日本右派分子的反中言論,充滿對抗與叫戰的氣氛,以致於不少人以為那就是日本政府的基本政策。對日本技術官僚和學界如何冷靜看待兩岸關係及日本的自處之道,知之甚少。
柳澤協二先生的講座就是提供日本理性的和平聲音,其要點:在日本,「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的看法被廣泛流傳,不過這中間有兩個環節並沒有說清楚:一、「台灣有事」具體指什麼?二、如何避免台灣有事?柳澤協二希望和台灣人一起思考:「為了避免戰爭,應該做些什麼?」簡單地說,這是日本有志之士期待各方共同努力維持區域穩定和平的見解,也是日本社會主流期待。
這種國際友人的聲音正是目前台灣所缺乏的,也是台灣日陷窘境的根本原因之一;事實上,不僅是缺乏,蔡政府更是反其道而行。蔡總統會面的外國政治人物或國會議員,要不是歐洲的邊緣小國有求於我,就是別有用心的政客;為了收取演講費,或替軍火商或財團當說客,他們願意講出任何蔡政府最想聽的話。
最明顯的就是英國最短命的首相特拉斯,去年5月拿了外交部豐厚的酬勞,來台講了一堆抗中的強硬話,不過最近被揭露:事隔3個月,她又曾向英國商業暨貿易大臣表示,希望加速遊說英國政府向大陸出售軍備。她後來的解釋是「選民託付」,意思就是兩面做人,都拿好處。外交部還替她辯護說「一碼歸一碼」,還感謝她「對台灣民主的支持」;等於是承認,這是赤裸裸的金錢交易,連「支持民主」的場面話也是用錢買來的。
其實,這也是蔡總統立下的工作準則。過去一段時間,其實有一些非常著名的國際學者訪台。他們在國際學術界都有相當的地位,有著獨立的思考及對兩岸和平明確的主張。但蔡英文不見他們,當然更沒有興趣聽他們的見解;她寧願去跟一些有詐騙爭議的網紅拉感情。
亞太千里論壇代表國際社會有關促進兩岸和平的主張和見解,開始有系統地被引進台灣,逐漸扭轉被蔡政府弱化的民智,讓台灣民眾更接近國際社會真正的聲音,而不是被國際政客賺錢詐騙術所蒙蔽。在台灣新政局中,這是民間智慧的重新啟動和建立的重要一步。
空的認知戰,實的選戰
空的認知戰,實的選戰
2024-03-27 聯合報 廖元豪/政大法律學系副教授
近年來,民進黨政府與支持者一直喊「認知作戰」,一方面抨擊對岸用一切方法影響台灣民心,同時更指控國內眾多人士都是中共認知戰的「在地協力者」。即使總統大選結束,仍有立委質詢國防部長,要求定義並對付在地協力者。甚至近日,還有人出書說林智堅的論文抄襲事件是「冤案」,而且居然也扯上中國網軍的認知戰。在風聲鶴唳之際,到底「認知戰」是什麼?這種「戰爭」是怎麼打的?
這讓筆者想起,在美國九一一恐攻事件周年前夕,當時我人在美國,一早起來,讀到著名作家蘇珊桑塔格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投書〈真實的戰役與空洞的譬喻〉。當時讀完極為感動,覺得:九一一事件以來,美國主流媒體中這麼多評論文章,她這一篇是最經典也最中肯的,總算有點自由派知識分子的味道。
桑塔格指出,美國人一直在說「對恐怖主義之戰」,其實這根本是語言遊戲,只是要打造出一種意象——團結、悼念、復仇、憤恨。該文說得好:「戰爭」是有始有終的。然而「對恐怖主義之戰」就像「對毒品宣戰」、「對貧窮宣戰」,都只是比喻、意象,因為它是無窮無盡、沒有範圍的「戰爭」;當我們把這些行動說成「戰爭」時,其實只是在訴求「權力」——給我(政府)權力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且不可挑戰我。美國政府不斷拿「珍珠港」與「南北戰爭」來比擬,然而那兩個都是有始有終、清清楚楚的「戰爭」;「對恐怖主義之戰」卻不是。用「戰」這個詞,可以撲滅一切批評與反省的聲音。桑塔格認為,美國有深厚的反智傳統,而九一一的殘酷攻擊對美國人的情緒衝擊更讓人難以反思;所以領導人有藉口用一些無意義的口號語詞來胡說八道,同時壓制批評聲浪——反省就是異議,異議即是不愛國!
台灣的「認知戰」與美國當時的「反恐戰」,實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用了「戰」這個詞,都讓人摸不清這個「戰」何時開打、何時結束,也都藉此指摘任何批評政府的人民(國防部長邱國正說,「言論對我方不利,對對方有利」就可能是中共認知戰的在地協力者);更重要的是,二者都用「XX戰」來為自己的胡作非為掩飾抹粉(CIA虐囚,國安局非法監聽國人)。
台灣這些「認知戰」愛用者,照理說,應著重「反認知戰」,也就是對抗中共試圖洗腦、影響台灣人心的宣傳。然而,這些人從未如同美國「反恐戰」一般出動軍隊跨海去攻打凱達組織的「協力者」,最終海豹部隊還格殺了賓拉登。
台灣的「反認知戰」,從來沒有深入敵境去消滅中共認知戰的根源,而把主力放在對付台灣自己人,模仿「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到處扣反對者「三合一敵人」帽子的作法。為什麼?因為「認知戰」比「反恐戰」更虛更空。
恐怖主義的攻擊是看得見的。可是,在號稱自由的台灣,用「思想」、「觀點」來說服人民、影響民心,這是正常而且受到憲法保障的「民主程序」。我們不能用「觀點」正確性來禁止言論,更不能用「身分」來打壓人們說話的自由。言論觀念可以競爭、對話,但沒有該被消滅的「敵人」。然而「戰」就預設有敵人,那請問:誰是敵人?哪種論點是「對我方不利」?誰是「我方」?
一言以蔽之:對民進黨不利的,就是在地協力者;民進黨就是「我方」,只要對民進黨不利的就是敵人。一切都只是為民進黨下一次「選戰」鋪路——恐嚇批評者,扭曲人民認知,以鞏固民進黨執政的一場聖戰。
2024-03-05 王顥中/苦勞網採訪編輯
2024-03-05 王顥中/苦勞網採訪編輯
兩年前,烏俄戰爭初期,我曾提出:正視「平行時空」是非常有必要的。周世瑀這篇文章,提出了哈瑪斯、伊朗、真主黨等「抵抗軸心」對抗西方「種族滅絕軸心」的視角,也是如此。
「平行時空」的比喻並不只是一種諷刺,它事實上是認識國際政治現實的一項重要前提。從中美貿易戰的升高到近日的烏俄戰爭,冷戰態勢重新回歸。而冷戰本身就造就了一種「平行時空」的狀態:是兩種相互對立的世界觀與截然不同的現代性想像,將整個世界一分為二。換言之,正視「平行時空」的存在,反而是一個正確且必要的事情,要求我們認識到:西方國家從來不直接等同於「國際社會」,更不是全世界。
「被民主」的民主
「被民主」的民主
2021-12-18 觀傳媒 鄭文嵐/宜蘭縣利澤國中退休校長
「民主」「進步」黨,這個在國民黨「威權統治」下崛起的政黨,以其「本土草根」的性質對抗國民黨的「外來權貴」,經過二、三十年的「蠶食鯨吞」,終至於成為「完全執政」的政黨;也因為完全執政後的作為,讓人「看破」其內在「貪婪、醜陋、邪惡、霸道」的各種屬性,而諸般的行為更是對其黨名的「民主」和「進步」形成絕大的反諷。以四大公投來看,根本是「過去的民進黨」跟「現在的民進黨」在對打。而對馬英九投書說台灣現在是「不自由的民主」,民進黨的發言人卻耍嘴皮子說,馬的投書正展現了台灣包容各種言論的民主;但對十之八九媒體成為綠營傳聲筒,連蔡英文涉及學術詐欺的「論文門」事件,除了極少數媒體外已「集體噤聲」,這豈是「言論自由」社會該有的現象,對此她可曾有任何「解釋」?亞洲週刊一篇稱蔡英文為「民選獨裁」的專文,更獲得去年度亞洲媒體有關政治報導的普立茲獎;坐實了台灣形式的「民主」卻掩飾著實質的「獨裁」,這等於給台灣的「民主」下了一個「註腳」。
當跪舔美國無極限的台灣蔡政府被邀請參與拜登邀集的全球民主峰會,從得到訊息開始就不斷搞內宣以自嗨。其實拜登舉辦這次的峰會一開始就爭議不斷,邀請的名單把中國與俄羅斯排除在外,其「圍堵中俄」的企圖已昭然若揭。而東協中新加坡李顯龍沒被邀請,曾被美國指摘以暴力手段取締毒品的杜特蒂反在受邀之列,其所持的「標準」也備受質疑。另受邀的馬來西亞「沒現身也沒獻聲」,巴基斯坦更在開幕前不久「委婉」拒絕出席,這等於給拜登碰了個軟釘子。西方媒體也對此次「民主大拜拜」有諸多批評。美國國內更有民間團體不給面子,抬著「民主棺材」到聯合國總部前抗議,聲稱美國民主已死。拜登於開幕演說直播時觀看的人數也不過數千人,可見全球關注的「熱度」有多冷淡。而最報以「熱切期待」的國家絕對非台灣莫屬,但蔡英文不能「出席」已讓宣傳的氣勢有點受挫,本寄望以唐鳳的「口才與聲望」來扳回一城,結果卻因「突襲」地把一張「紅綠分明」的地圖當背景,觸動美國「一個中國」的紅線,所以畫面直接被拉黑,形成「有聲無影」的窘況;挺台議員盧比奧對美國要「審查」台灣發言的作法,高調斥責。這不但戳破此次峰會連「言論自由」都沒有的「民主假象」,也讓台灣準備搞「外宣轉內宣」的「中央廚房」措手不及,原已做好充分準備,要利用這議題把「餅酥渣男」(林秉樞)對民進黨的衝擊淡化掉,結果卻因一張「爭議地圖」而節外生枝;一個可以炒作的點卻搞得灰頭土臉,只能說綠營這次真的是「偷雞不著蝕把米」,不但如意算盤打不成,也讓台美關係產生嫌隙,滿懷期待參加的「民主峰會」結果卻「被民主」了。
其實盧比奧的發言,表面是替台灣「仗義執言」,但也凸顯出蔡英文在美國面前當「兒皇帝」的悲哀。不過蔡英文政府實是咎由自取,看看她就任以來,除了講了一句「謙卑謙卑再謙卑」的笑話外,她的所作所為根本與民主是「漸行漸遠」。拿操控所謂「獨立機關」NCC,以「莫名其妙」的理由強關中天新聞台,至今已經滿一年;這種開民主倒車的粗暴行為,在「民主世界」的國家中該是「絕無僅有」的例子。再看看今天舉行的四大公投,蔡英文可以公然竄改公投議題的內容(「反萊豬」可不是「反美豬」,更不是「反美國」,更與「挺中國」扯不上邊);她領導的國家機器卻可以如此睜眼說瞎話,還編列近六千萬的預算,假國家之「公」濟民進黨之「私」,以「黨意」來對抗「民意」。過去民進黨攻擊國民黨是「黨國不分」,如今民進黨更為蠻橫粗暴,今昔對照,民進黨能不汗顏?另外,日前民進黨通過2022縣市長提名辦法,「除了已連任兩次的基隆市、新竹市及屏東縣辦理初選外,其他的六都16縣市的候選人將全由民進黨主席、總統蔡英文徵召」;所以民進黨連過去引以自豪的初選制度,如今也棄同敝屣,所有權力都由在位的「英皇」一把抓。敢問民主進步黨,而今的「民主」安在、「進步」安在?所舉數例,不過其犖犖大者。其餘諸如斥責大法官、真假學位風波因「不可告人」所以告人、公然說謊(如論文指導教授過世、購買紐約辦事處)、邦國外交一斷再斷無人負責、防疫破口及疫苗亂象也都「耍賴過關」……,諸如此類在民主社會「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蔡英文主政下可說是「見怪不怪」。
在美國召開民主峰會前夕,中國也發表一篇長達二萬言的《中國民主白皮書》,與美國分庭抗禮並爭奪話語權。文中批駁,美式民主其實已淪為「利益團體」主政,「選舉投票」只是形式空殼;而美國在世界各地「強迫推銷」美式民主,導致各地「顏色革命」四起,反成了動亂的根源;而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從「全國脫貧」達標後,更進而推動「共同富裕」;兩相對照,何者才是真的「以民為主」?至於「何謂民主」這個大哉問,我當然無法論斷。不過,台灣的民主僅剩「投票空殼」,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甚至連「直接民意」的公投結果,執政的綠營都可「置之不理」(如同婚法、以核養綠)。所以在台灣,這種「被民主」的民主,還配稱為「民主」嗎?
王定宇喊「美台合作護漁」?蔡正元酸爆:8千塊都敢講了
王定宇喊「美台合作護漁」?蔡正元酸爆:8千塊都敢講了
2024-02-28 中時新聞網 祝潤霖
金廈海域爭議延燒,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滿頭包。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今日指出,美國海岸防衛隊(USCG)巡邏艇「奧立佛亨利號」與吉里巴斯海警,日前完成對該國專屬經濟區(EEZ)聯合巡邏行動,查緝非法捕魚等海上違法行為;也許運用這個模式,台灣和美國的海巡合作護漁,可凸顯主權,也不致升溫衝突。前立委蔡正元在中天《頭條開講》節目直酸,美國才不想管這個事,但民進黨沒人給管媽(管碧玲)幫腔,王定宇只好來「哭秦庭」。
「他八千塊(房租)都敢講了,為什麼不敢講去請美國海岸防衛隊來?去請啊!」蔡正元表示,美國海岸防衛隊照子也放得很亮,他們不是去菲律賓巴拉望島聯合表演一大堆嗎?旁邊的仁愛礁,他們為什麼不敢去?這不是很現實的嗎?更北邊一點的,美國要作為海軍基地的蘇比克灣,距離一百公里外就是黃岩島;最近菲律賓不是搞黃岩島嗎,美國海岸防衛隊為什麼不去?「美國照子很亮,不要以為軍人就是莽撞,他會講道理!」
蔡正元提到,「國際法怎麼規定?兩岸關係怎麼處理?中美關係怎麼處理?他們想好的!就美國來講,他根本早就認為金門應該丟給中國大陸!我這樣講,有什麼不對?從以前美軍駐防台灣就是這樣子啊!他跟蔣介石意見不一樣,那是蔣介石硬要留下來的,不然美國早就喊『算了算了,不要去管這個事』。那他現在還會想來管這個事嗎?不會的啦!」
「那個王定宇就喊一喊嘛,因為現在民進黨裡面沒有人要幫管碧玲幫腔,畢竟他們同一個派系的嘛!」蔡正元直言,「跑出來在那邊講東講西,愈講人家只會覺得你王定宇水平愈低而已嘛!這樣好了,我們就請蔡英文派王定宇當特派全權大使,特地派到美國去找他們海岸防衛隊司令部的指揮官。就好像中國古代的『哭秦庭』,你蹲到美國海岸防衛隊門口哭個七天,聲淚俱下,看美國防衛隊會不會派人來,不就得了嗎?」
蔡正元說,「如果這個都做不到,就好笑嘛,人家當你小丑看待啊!」
根據成語典故,春秋時代,吳國入侵楚國;楚臣申包胥向秦國乞援,在秦國朝廷倚牆而哭,歷七日夜,終於感動秦君出兵救援。見《左傳.定公四年》。後用以指向異國哀求救援,或哀求別人幫助。
綠大老當面開嗆「小英表情如地獄」 黃揚明揪蔡政府大問題
綠大老當面開嗆「小英表情如地獄」 黃揚明揪蔡政府大問題
2024-03-31 中時新聞網 謝雅柔
即將卸任的總統蔡英文昨日行程滿滿,先是到新竹縣參加褒忠亭義民爺春祭大典,再到高雄市參加大港開唱。資深媒體人黃揚明則分析蔡英文在這2場活動的表情猶如天堂與地獄的差別,直言「偏聽」才是蔡政府現今的問題。
新埔褒忠亭義民廟昨舉辦春祭大典,邀請蔡英文主祭。義民廟董事長林光華當天為設置「義民廟客家文化園區」請命,直指民進黨北台灣縣市長和桃竹苗立委全軍覆沒,客委會用鄉鎮小補助搞創生,人民無感,讓蔡英文臉色相當凝重。蔡英文昨下午則由高雄市長陳其邁等人陪同,赴駁二特區參加大港開唱,並開心揮手跟大家互動。
黃揚明今在TVBS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分析蔡英文在這2場活動的表情,直言「完全是天堂與地獄的感覺」。黃揚明進一步表示,當林光華講了讓蔡英文不喜歡的話,蔡的臉就崩了;反觀蔡到大港開場時,看到最喜歡的陳其邁及年輕人就笑開懷。黃揚明強調,這就是蔡政府的問題:「偏聽」。
黃揚明提到,蔡政府將在野黨、評論員的提醒,當成耳邊風,並將此視為認知作戰;聽到好聽的話,就將其捧為核心幕僚。黃揚明直言,這才是蔡政府離人民越來越遠的原因。
《台灣大劫難》傾中還是傾台?
《台灣大劫難》傾中還是傾台?
2009-12-30 udn網路城邦 田園火雞
此書出版後,國台辦楊毅僅以「無稽之談,憑空捏造,匪夷所思」三語帶過;台灣的主流媒體也都不主動報導,只有二線的《自由時報》及國外的《大紀元》及新唐人(電視台)加重播報。依據媒體現象,當前與國共合流有關的兩岸傳播機構對這本書是保持緘默的,因而可以認為他們把此書定調為:對台灣人民的煽動及蠱惑,對於兩岸的「和平發展」可能產生負面效應。
此書的編輯室報告以〈震撼!難以想像的謀台陰謀〉為標題,說是袁紅冰以大量的中共內部第一手資料為事實基礎創作,並且說明了袁的資料從何而來。內文一開始,它就直述到:中共早在鄧小平主政時期即已訂下政治解決台灣問題的時間表,而其法理終結就在三年後的2012;而且北京早已訂妥「解決台灣問題的政治戰略」,附帶「關於對台軍事鬥爭準備預案」及「統一台灣的政治法律處理預案」兩個附屬計劃。
因為袁紅冰個人在大陸的政治定位,本書全部以對中共負面的語言寫成。可是,除卻1958(大躍進)起至1976(文革結束)止的大約20年之外,中共從毛澤東奠定領導地位一直到今天從經濟的改革開放獲得世界性的空前成功來看,這本書應該從中共的善於既深且廣的政治計謀這個角度來研讀。它是一本「統戰書」、一本迄今寫得最好的統戰書,以退為進,它告訴台灣人:所有的獨立,不論是「台灣共和國」或「中華民國」的可能性都已消失;台灣能走的只剩一條路,而這條唯一的路是中共規劃的。
「剪拳布」是一組幼兒就會玩的簡單遊戲,可是在政治團體的較量上也合乎了它的原理,思考幾層是較量的關鍵,輸與贏也許相差就只一層。台灣自從開放黨禁、報禁等一系列邁向西方民主社會的節點上,就已種下今天馬英九不得不說出「不統、不獨、不武」進退兩難的三不政策,馬英九成了袁紅冰筆下的「三不總統」。
台灣實施民主,無非是想向西方世界靠攏,想以對人權的重視來得到西方世界,包括日本從政治道德這個層面來提供台灣足夠的保護,讓台灣不被合併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管轄體系之下。然而,因為台灣的民主,一切都在逐步的開放,正好提供中共在鋼鐵般強固的政治意志「終極統一台灣」的國策之下,足以藉著台灣的民主及兩岸一開始是基於人道(老兵返鄉)的考量一直演變到後期台灣對於大陸在經濟上的依靠,大陸的黨政經文教各方人馬已經全部進入台灣各就「戰鬥位置」--當然目前是「地下」活動,他們正在腐蝕著台灣的政治骨髓。儘管表面上台灣內部自己的政治活動仍然活蹦亂跳,可都是國內的內鬥、雞毛蒜皮的爭鬥,連什麼蟑螂、decade(s)都可以拿來召開記者會。相對於中共的鬥爭格局及部署,如果台灣的藍綠黃橙棕各路英雄好漢的政治人物不捏幾把冷汗的話,就會如袁所說的「籠絡國民黨、裂解民進黨、組建傀儡黨」:台灣政客們嘴上的「愛台灣」若不是白日夢話,就是配合中共的反間計--替台灣觸發《反分裂國家法》創造條件。
二十年前台灣的民主化是中共對台統戰的長程契機,去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又讓中共迎來了中程和平發展的機遇,剩下短程條件的創造就是台灣國民兩黨應該合作達成的任務了。
我們來看看袁紅冰「獻給」台灣人民可能用來「撼衛台灣的自由民主」的兩大策略。其一是:「第一策:宣示願用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權和多元文化的立國之本,和平統一中國大陸;中國大陸政治民主化之日,就是兩岸以聯邦制為前提統一的程序起步之時。」這個策略可以視為與台灣在李登輝主政時期發表而在陳水扁主政後期被「終止」的國統綱領幾乎相同,而妙就妙在台灣終止,老共最高興吧?什麼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自由民主等等等等,都已自宮。如今,馬英九沒有膽量與立場再讓它恢復運作,而粗淺短視的民進、台聯兩黨也沒有袁所說的「大智慧」去弄懂國統綱領裡所隱藏的玄機,這個第一策等於是無病呻吟。
再來看第二策:「創建台灣共和國,作為台灣自由的象徵,作為自由的台灣人族群情感的歸宿;如果中共因此將戰爭加諸台灣,便以自由之名、同中共強權作生死之戰。」這裡面袁說包括五個成為一系列的政治工程要做,即:正名、制憲、強國、宣示(向世界宣告台灣共和國成立)、決戰。這個工程,也許我們可以來一下網路民調或投票。正名制憲兩個有可能,只消做做文件即有;可是後面三個,除了「大智慧」之外,還須具有斯巴達三百壯士的「大勇氣」為基幹。女士們!先生們!我們來開始投票吧?
末章《台灣的希望》推崇鄭南榕先生為台灣獨立建國勇於犠牲的大智大勇大無畏精神,呼籲台灣人以鄭南榕為師,「重建國家意志、台灣主體文化價值、社會道德基礎和人民的自信」;說得很對,可是時間點不對。這些話如果早個六百年或至少四百年,福建沿海的祖先們渡海來台時,一如美洲大陸的五月花號登陸時,就該對全體新台灣人灌輸的。如今國家意識紛亂,政治危機、經濟危機接踵而至,現在才舉猶太人亡國一千年重建以色列,擁有核武,以幾百萬人與阿拉伯世界的十餘億人對抗,不讓人覺得言不及時嗎?
一些大陸的網軍、網特來聯網喊打喊殺,這些人的智慧被袁紅冰一比,全都隨著《2012》那部災難片掉到地殼變動引發的大海嘯裡去了。中共中央應該頒發一級獨立自由勳章給袁紅冰,以表彰他對祖國終極統一所做的偉大貢獻。
曹嘉豪答中評:文化台獨會成功嗎?更大反彈
曹嘉豪答中評:文化台獨會成功嗎?更大反彈
2017-03-10 中評社彰化3月10日電(記者 林谷隆)
針對蔡政府近期推動去蔣化、批判大學“一中承諾書”、及孔子展去掉“萬世師表”等文化政策,國民黨彰化縣青壯派議員曹嘉豪9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蔡政府推動的文化台獨,只是為安撫內部的情緒。所謂的台獨,只是深綠的虛幻追求。民進黨已經全面執政,要他們真獨,反而說“窒礙難行”。所以“台獨騙選票,真獨不敢要”。兩岸關係,不是為敵或為友單一選擇。
曹嘉豪,1981年出生,中州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畢,曾任蕭景田立委助理、中國國民黨第十九全黨代表。父親曹明正曾任彰化曹氏宗親會理事長、4屆國民黨彰化縣議員。曹家在員林地區基層實力雄厚。
對於近來台灣獨派動作頻繁,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日前提出警告,台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而且這種統一方式會給台灣社會和民眾帶來巨大傷害。
曹嘉豪表示,令人遺憾,蔡英文身為台灣的領導人,整個執政團隊的格局竟然這麼淺見。綜觀所有的局勢發展,我們都可以了解,台灣跟大陸的關係,不是只有為敵、或是只有為友,這麼單一的選擇。民進黨就算不想跟中國大陸為友,也不用跟大陸為敵。
曹嘉豪認為,一味的教育台灣的子弟、子民去仇恨中國,倒不如建立台灣的尊嚴還比較重要。台灣的尊嚴不是建立在文化台獨,或是族群的分裂。台灣應該要讓經濟富裕起來,才有立足點可以建立尊嚴。手頭上有錢、有實力,才有辦法來尋求抗衡。
曹嘉豪告訴中評社,藉由文化來分化,不見得能獲得台灣民眾的共識,反而會製造更大的反彈。就拿蔡政府進行一系列去蔣化來說,當時台灣政局震盪不安的時刻,任何一個人在那個時候領導台灣,可能都會做出相同的抉擇。這有其時空背景,不能用現在的思維來追殺過去的歷史。難道以後樹立蔡英文人像,也要去塗抹毀壞嗎?這是無限內耗的迴圈。
民進黨在首次執政時,阿扁也曾推行“法理台獨”,後來發展證明失敗。現在力推文化台獨,這條路會成功嗎?
曹嘉豪大笑幾聲表示,現在蔡政府推動的台獨措施,只是為了安撫內部的情緒。他深信一句話,就是“台獨騙選票,真獨不敢要”。實際上的台獨,只是深綠的虛幻追求。現在讓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立法院都全面執政,反而是窒礙難行。特別是許多地方首長都已經上任超過兩年,也沒有聽到他們講“獨立”兩個字,這不是騙人民的選票、欺騙人民的情感嗎?
為無辜死者悲
為無辜死者悲
2024-03-04 中國時報 李旻/自由撰稿者、台視退休導播
昨天巴勒斯坦饑民領糧遭攻擊,逾104死、760人傷。是運糧車輛耶!迦薩一名男子說:「我們不想要這樣的救援。這種與子彈一起送來的救援,我們不想要。」
以巴之戰,固然是哈瑪斯越境攻擊以色列屯墾區而引起的戰爭。但冤有頭債有主,若不是美國支持以色列擴張屯墾區,把迦薩當成露天監獄,也不會引起哈瑪斯起來反抗。
目前戰火已導致超過3萬巴勒斯坦人喪生,傷者逾7萬人。我們固然同情猶太人在二戰中的遭遇,但不能因此反過來殘酷對待不同種族。現在除美國外,國際間連那一點點對猶太人的同情都沒有了,你們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可取,那以色列呢?
耶穌從來也沒叫你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種無差別轟炸顯示的就是強凌弱、眾暴寡。如同上個月海巡署撞沉一艘對岸漁船,打擊不法理所當然,但不能往死裡頭打、死裡頭撞。人命不分貴賤,大砲打麻雀就是謀殺!
為無辜的死者悲、向殘暴的劊子手究責!
王在希、鄭又平對談台青“統獨”觀:所謂“天然獨
王在希、鄭又平對談台青“統獨”觀:所謂“天然獨”觀念正在崩解
2023-07-01 中國新聞網 讓寶奎、李碩行、李晨
【解說】6月30日,由中華文化學院與廈門大學共同主辦的“兩岸學者面對面”系列活動第四場在北京舉辦。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台北大學教授鄭又平圍繞“如何看待台灣年輕一代的統獨觀”,展開對談。
【解說】中華文化學院院辦公室主任孫克莊在致辭中表示,兩岸青年是兩岸命運共同體中最具青春創造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未來。
【同期】中華文化學院院辦公室主任 孫克莊
海峽兩岸是命運共同體,更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是兩岸青年一代大展宏圖的舞台。兩岸青年應該把握好難得的歷史機遇,爭當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參與者、實踐者。
【解說】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在致辭中說,國家統一是台灣年輕一代必須要面對、一定要正視的問題。
【同期】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 李鵬
如何精準把握台灣青年一代的統獨觀,引導他們認清歷史大勢、把握歷史機遇、承擔歷史責任,與大陸青年一起完成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是一個既現實又緊迫的問題。
【解說】幾年前,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抛出台灣年輕一代是“天然獨”的言論。在專家對談環節,台北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鄭又平剖析,所謂“天然獨”,實則是灌輸、洗腦產生的“人工獨”。
【同期】台北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鄭又平
今天台灣出現了蔡英文口中講的“天然獨”這個世代,到底真的“天然”嗎?現在破題就得說清楚,它是人造的,它不是天然的“獨”,它是“人造獨”,它是“人工獨”,根本就是經過教育上的洗腦灌輸而產生的一個世代。
【解說】鄭又平說,他多年組織台灣青年來大陸交流的活動,往往見到:台青親身體驗大陸生活幾天後,觀念就發生轉變。
【同期】台北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鄭又平
我們不必刻意地說教,我們不必刻意地去灌輸任何資訊,唯一要求就是:你睜大眼睛,你去看,你要張嘴去問,你要去跟人們談,你所看到的中國大陸的社會才是真實的。
【解說】鄭又平梳理,自李登輝成爲台灣地區領導人起,島內民進黨執政者就有計劃地推動“文化台獨”。至蔡英文執政,更是抛出“台灣主權未定論”等言論。
【解說】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指出,除了在文化教育領域,台獨分子還在政治上不斷標榜“選擇台獨路線”就是“捍衛台灣民主自由”,這也對年輕人造成極大誤導。
【同期】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原副會長 王在希
民進黨靠欺騙、靠誤導、靠忽悠,把年輕一代忽悠了快30年了。但是我的感覺,台灣同胞、尤其是年輕一代在慢慢地覺醒,他開始已經在懷疑:民進黨鼓吹的論調,到底有沒有道理,到底是為台灣同胞好、還是一黨之私?尤其是去年(民進黨)九合一的選舉(中大敗),我覺得是一個轉折點。
【解說】王在希也指出,今日種種迹象表明:說台灣年輕世代是“天然獨”,完全站不住腳。
【同期】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 王在希
台灣的年輕一代慢慢地會覺醒。從這樣一個現象,今天我們有理由來說明:蔡英文當年說的年輕人在台灣是“天然獨”,這個觀點完全是站不住腳的,完全是為了欺騙、忽悠台灣的年輕人。
【解說】鄭又平表示,一系列問題讓台灣年輕人內心越來越郁悶,他們看不到未來方向。但他也充滿信心地指出,年輕人會為自己找到出路。
【同期】台北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鄭又平
現在的台灣年輕人,就像《侏羅紀公園》電影裡面有一句台詞“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他們自己在找出路。我們不必刻意地說“你去上海、你去深圳、你去北京”,他們自己會要求,他們自己會去找各種的信息,他們開始會去看。台灣青年朋友的態度在轉變。
韩国市民团体集会 抗议所谓“民主峰会”在韩召开
韩国市民团体集会 抗议所谓“民主峰会”在韩召开
2024-03-18 新华社首尔3月18日电 陆睿、孙一然
美国主导的所谓第三届“民主峰会”,18日至20日在韩国首尔举行。韩国市民团体18日在首尔市中心举行集会,抗议所谓“民主峰会”的召开。
据当地媒体报道,韩国市民团体“全国民众行动”当天在“民主峰会”举办地附近召开记者会表达抗议。民众手持写有“反对为维持美国霸权而举行的民主峰会”横幅,高喊“民主峰会扩散虚假民主”、“谴责尹锡悦政府盲从以美国为中心的价值同盟”等口号。
有集会参与者表示,“美国将‘民主峰会’举办地定在韩国,其意图十分明显,就是为了维持正逐步崩溃的霸权,将韩国推向阵营对抗的前线”。
韩国《京乡新闻》17日曾发表评论文章说,带有阵营对抗逻辑的所谓“民主峰会”在全球范围内并无多少支持,韩国却带头宣扬美国“新冷战价值观”,如此做法是否有助于韩国国家利益,值得怀疑。
美国打着“民主”的旗号,分别于2021年12月以视频方式、2023年3月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操办所谓的“民主峰会”,均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
陸媒酸美搞不定俄伊 要中國幫忙
陸媒酸美搞不定俄伊 要中國幫忙
2024-04-14 中國時報 朱紹聖
從俄烏戰爭到近期的以伊衝突,世界多地局部衝突或戰爭不斷。過去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國多次向中國釋出訊號,尋求北京利用自身影響力,扮演國際和事佬。陸媒觀察稱,這反映出美國確實力不從心,而中國可以為了國家利益幫忙,當中就需要高超的外交博弈。
以伊衝突是現在美國最緊迫、最頭大的問題。美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與中國外長王毅溝通,請求中方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勸伊朗不要襲擊以色列。「印象中,這也不是美國第一次請中國幫忙了」,大陸時政微信公眾號「牛彈琴」撰文指,從迦薩戰事、俄烏衝突、再到美國毒品和朝鮮半島問題,美國都會請求中國出手。
「這就帶來一個很荒唐的國際現象」,文章稱,一方面,美國對中國大棒揮舞,譬如美日破天荒與菲律賓舉行峰會,「磨刀霍霍」向中國;另一方面,美國又換上一副笑臉,請求中國幫忙。但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而中國還真是一個國際和事佬。
文章認為,這至少說明幾個問題。第一,美國也力不從心,「別看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也有很多力所不逮的地方」。美國既搞不定俄羅斯,也搞不定伊朗、葉門胡塞組織、哈瑪斯、真主黨等。而這些國家和組織也看透了美國的「兩面三刀」(指陰險狡猾)。
「美國真需要中國!」文章強調,中國該幫還是得幫,「但不是以美國的邏輯,而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和平正義的一邊,站在中國的國家利益一邊」,而這就需要高超的外交博弈。
文章預估,中國肯定還是會傳話伊朗,提醒保持克制。但至於報復不報復,怎樣報復,「那是伊朗自己的事情」。文章強調,「解鈴還須繫鈴人」,而世界破破爛爛,兔子縫縫補補,「但再勤快的兔子,補得過來嗎?更別提,有人還惦著吃兔子肉呢」。
王佳煌語中評:美反戰浪潮正衝擊拜登選情
王佳煌語中評:美反戰浪潮正衝擊拜登選情
2024-05-07 中評社桃園5月7日電(記者 盧誠輝)
美國多所大學抗議以色列攻擊加沙走廊,發起示威活動;至今已逾2千名學生被逮捕,各地傷亡事件也頻傳。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教授王佳煌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反戰浪潮正衝擊拜登選情,若一再有學生傷亡,肯定會發生暴動,美國也不用等烏克蘭戰敗,拜登自然就會垮台了。
王佳煌指出,照理來講,拜登所屬美國民主黨是比較進步的、偏左派的,是年輕人比較會支持的政黨;現在執政的民主黨卻這樣搞,年輕人怎麼可能還會支持?就算不想投票給共和黨特朗普,索性不要出來投票,這樣就足以讓拜登垮台。
他認為,若在年底美國總統大選前,烏克蘭垮台,拜登也不用選了。美國這波學運遍地開花,若未來歐洲也有學運和社運,看美國還撐不撐得住?若美國反戰示威一再有學生傷亡,那肯定會發生暴動,到時美國真的就完蛋了。
王佳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法學博士。就讀淡江大學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是“諸葛亮的戰略研究”,現任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教授兼通識教學部主任。
他表示,美國在俄烏戰爭和加沙戰爭都搞得一塌糊塗。現在眼看烏克蘭就要垮掉了,以色列也都快把巴勒斯坦的人殺個精光。然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想求助中國幫忙出面調解,姿態卻還那麼高;換成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接受,哪有人這樣做人做事的?中國人講究的是人情義理和人情世故,美國若好聲好氣來談,或許還有機會。
王佳煌說,這就是美國的文化,總喜歡以恐嚇的方式,以為講話大聲就贏。而東方人習慣來者是客,聽對方講話的時候會點頭,只是禮貌性地表示理解對方講的話,而不代表就同意對方開出來的條件。美國有事去求中國,總要姿態低一點,甚至應該要帶個伴手禮過去才對;布林肯不但沒有,還在那邊對中國說三道四,難怪會被洗臉。
他指出,中國過去在中東已經穿梭很久了,想辦法讓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坐下來談,盡量維持中東的和平穩定;誰知道以色列會突然殺出來,要去把巴勒斯坦給滅掉。而現在俄烏戰爭,法國和北約的軍隊也被打得一塌糊塗,若傷亡人數再增加,北約恐怕也受不了。
王佳煌分析,烏克蘭現在非常危險。本來美國若願意好好談,或許靠近黑海的敖德薩還能保得住。但現在被美國這樣一搞,敖德薩要是失守,烏克蘭就完了,因為:烏克蘭的工業在東部,出海口在黑海,烏克蘭接下來很可能就會變成內陸國家了,那未來該怎麼辦?
他說,烏克蘭選了一個喜劇演員澤倫斯基當總統,完全沒有戰略眼光。這就好像“彼得定律”一樣,當一個沒有能力的人被拱到他無法勝任的位置上時,最後就會變成組織的障礙物和負資產,而澤倫斯基現在就是處於這樣的狀況。
王佳煌認為,烏克蘭會變成現在這樣,主要就是美國在背後慫恿。如果澤倫斯基當初有戰略眼光,堅持只做緩衝國,當成俄羅斯和北約的緩衝區,也不要去迫害烏東境內的俄羅斯人,或許就不會像現在這麼慘了。
感謝美國友誼 為兩岸和平婉拒軍援
感謝美國友誼 為兩岸和平婉拒軍援
2024-05-13 中國時報 陳長文/革命抗戰功勳子女、海基會首任祕書長、良制一國信仰者
從俄烏戰爭到以巴衝突,美國始終處風口浪尖。4月24日,拜登簽署《2024年國家安全緊急補充撥款法案》,提供台灣在內的印太地區20億美元「外國軍事融資」,並編列19億美元供軍援台灣。此舉凸顯台灣在美國戰略布局中的重要性。
筆者猶記:前年8月,時任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臨時起意」訪台,引發台海緊張;美國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更戲言,要台灣人「人手一把AK47」;加上近年諸多「友台」之法案。凡此種種,是關心台灣,還是為彼等自身利益,將台灣地區的中華民國作為牽制大陸的籌碼?其心不無可議之處。
一、台灣應拒絕捲入大國博弈漩渦:
韓戰結束後,緊接著一江山淪陷及大陳島撤退。1954年美國與中華民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協防台澎,使台灣得以休養生息,並得於823炮戰化險為夷。1979年美方與我國斷交,並將《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廢止及撤軍;《台灣關係法》(TRA)同時生效,表明美國將有償提供台灣必要防禦性武器云云。
1979年前的美援值得吾人銘記在心,但中華民國無需也不必走回頭路。筆者認為,1979年與美斷交解約,恰逢其時:斷交後,台灣各方面反而長足發展,現已有能力自主維護國安;台美關係於TRA之框架下足矣,無須給予台灣更多之「關心」而致治絲益棼。而大陸改革開放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因「修昔底德陷阱」欲防堵在大陸地區的中共時,勿牽連台灣。台灣人民嚮往和平,而非捲入美中糾結(更不用說軍事對抗)。
2024年國防預算創歷年新高,逾6千億(GDP占比約2.5%)。國防雖屬必要,但無節制增加軍事支出將排擠攸關民生福祉的支出。軍事開支(包括依TRA向美武器採購)已如此龐大,還接受美援並稱謝,著實無法理解。
據悉,美國可能通過「國防授權法」,將武器製造授權台灣,看似友好且可迎來商機。然而,台灣顯然不值得為軍工捨棄和平及犧牲年輕世代生命。
法國總統馬克宏警告「歐盟恐會死去」,若歐盟不能實現「戰略自主」,恐淪為美國附庸等語,值得借鏡。日本前首相安倍言「台灣有事,日本有事」,但是多數日本人民表示反對;新加坡準總理黃循財更直言「台灣與烏克蘭不同,絕大多數國家奉行一中政策」。
二、婉拒美國軍援,戰爭沒有贏家,追求兩岸和平共處、良制一國:
朝野眼見美方有意無意將台灣推向戰爭邊緣,竟隻字未提醒國人,令人困惑!身為革命抗戰功勳子女,筆者深知戰火無情,而視和平為畢生志業,不願親睹家庭因戰爭而妻離子散。「惟仁者以大事小,智者以小事大」,面對兩岸關係,國人期待準總統賴先生當以政治智慧兌現其「維持兩岸穩定和平」之承諾(並放棄禍國殃民的台獨主張),避免將台灣推向戰爭邊緣。
《經濟學人》指出,台灣是全球最危險的地區。筆者採不同意見認為:既然兩岸各自的憲法均明文曉諭「國家統一」之使命,則兩岸同屬一中,同為中華民族,自應堅持和平,拒絕戰爭。
值得一提的是,5月9日適逢歐洲日,筆者和歐洲學校學生交流,談及歐洲日起源。1950年5月9日,法國外長舒曼與西德總理阿德諾通電話,協議建立歐洲煤鋼共同市場,為歐盟奠基迄今。如果身為世仇的德、法都能化干戈為犁鋤,兩岸何嘗不能找到共存共榮之道,加速實現「良制一國」之目標?
美國鴕鳥政治的全球危機
美國鴕鳥政治的全球危機
2024/5/20-5/26 亞洲週刊2024年20期 筆鋒
聯合國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接納巴勒斯坦進入聯合國。儘管美國強烈反對,但國際民意浩浩蕩蕩,不再容許美國作為單一霸權長期控制世界舞台。美國長期違背國內外民意,不顧年輕一代風起雲湧的抗議浪潮,標誌了美國鴕鳥政治深陷泥淖,加深了全球地緣政治的危機。
拜登被以色列牽著鼻子走的外交政策,讓美國被譏諷為以色列的乾兒子,予取予攜:對加沙超過三萬多平民百姓被以軍屠殺、幾百名聯合國工作人員遇害、約百名記者被殺的空前悲劇,視若無睹。即便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大學生的抗議行動不絕如縷,但美國當局還是不作反應,還變本加厲地推出《反猶意識法案》,將示威學生打成「反猶主義」,殊不知:示威者中不少是猶太學生和老師,他們反對的是內塔尼亞胡對巴勒斯坦的種族滅絕政策,而不是反對以色列人。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美國當局陷入了鴕鳥政治的沙堆中,對各種「常識性」問題視而不見,面對國際質疑時,就會「亂以他語」,隨便找些藉口來搪塞迴避。這次在聯合國的投票都展示:全球民意沸騰,不能忍受在二十一世紀初葉還有如此大規模的種族滅絕行動;而自稱自由民主人權捍衛者的美國,卻如此雙標,支持以色列,等於是一個屠殺平民的共犯結構、為世人所不齒。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最近應五角大廈之邀,發表有關美國國力的報告,指出美國正在「相對的衰落」,關鍵是:內部問題嚴峻,兩極化政治越演越烈,無法應對內政危機。蘭德智庫的研究顯示:美國的國際形象正處於下滑的低點,但敵人不在外國、而在國內,包括生產力低落、人口老齡化、教育程度低。二十五歲以上人口,只有百分之二十三的人大學畢業,百分之十四碩士博士畢業。而精英忙於政商利益輸送,導致美國無法在外交與內政上解決迫切的問題。
這也造成全球危機。美國不但無法消除世界各地風暴,還由於本身的內部問題,顧此失彼,形成了一種鴕鳥心態,對很多問題視而不見,或是要「甩鍋」給其他國家,卻難以站得住腳,成為國際笑柄。
最新例子就是:美國財長耶倫訪問中國之前,指責中國「產能過剩」(overcapacity),尤其是中國的新三樣:電動車、光伏太陽能、動力電池等。但以電動車來說,中國電動車的出口只佔全部產量的百分之十五。相比之下,特斯拉和美國歐洲的汽車出口都「遙遙領先」,但為何是中國產能過剩而不是美國?而光伏太陽能造福全球的綠色經濟,對防止全球暖化貢獻良多。但美國生產的太陽能產品性價比太低,無法與中國競爭,才誣指中國「產能過剩」。同樣電動車的電池,中國具有創新能力,發明「刀片電池」,體積更小、續航力更強,如今特斯拉和歐洲的電動車都要採購,供不應求,怎麼能說是「產能過剩」?
其實恰恰相反,美國才是全球經濟中出現產能過剩的國家。君不見美元不斷量化寬鬆,就等於印鈔票,導致國內通貨膨脹。疫情之前紐約曼哈頓街頭的熱狗約七塊美元一個,如今疫後的價格飆升到十五美元,讓人觸目驚心。通脹猛於虎,使得中產階級和基層的生活受到重壓。而通脹輸出,導致歐洲國家的通脹普遍嚴重,成為美元產能過剩的受害者。
事實上,美國內政問題的嚴重是歷史上罕見。無家可歸者人數飆升,散落在各大城市的中心精華地段,全國估計高達六十多萬人。美國的嬰兒夭折率回升到千分之五點六,二十年內首次不跌反升,甚至高於一些第三世界國家。這都因為很多父母都是吸毒者,毒害禍延下一代。二零二三年的統計顯示,美國人濫毒死亡人數超過十一萬人,比美國在越戰和韓戰死亡的總和還要多。而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保障人民擁有槍的權利,也造成亂槍無差別殺人事件層出不窮,禁不勝禁,去年共有四萬多人成為槍下冤魂。
這些內政的毒瘤卻無法用法治之刀切除,因為這把刀已經被意識形態的禍水弄到銹跡斑斑,法治蕩然無存。十幾個州出現「零元購」的怪現象,讓偷竊或搶劫不超過九百五十美元(有些州是一定金額以上)的物品屬於「輕罪」(Misdemeanor),可以罰款了事,毋須監禁。背後是過去民主黨左翼支持的「進步哲學」,聲稱要避免「階級歧視」,卻導致「加害者」的權利凌駕「受害者」的權利,成為咄咄怪事。
因而美國的內政問題成為現象級的無解,治安不靖成為常態,通貨膨脹禍水外溢,兩黨政治人物相互推諉,只有不斷甩鍋給中國。但全球民眾的眼光是雪亮的,鴕鳥政治無法持續,埋在沙堆裏的問題最終會被揭開。
難共鳴美國學潮、也難共情巴勒斯坦─曾經「撐香港」的台灣
難共鳴美國學潮、也難共情巴勒斯坦─曾經「撐香港」的台灣
2024-05-17 風傳媒 劉燕婷/《香港01》國際評論主筆
去年10月爆發的新一輪以巴衝突,正讓美國陷入前所未有的輿論困境。不只聯合國中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票數創新高,美國境內也爆發了大規模反戰學潮。且隨著校方祭出強力手段,學生被毆打逮捕的畫面反覆播送,這股學潮又在其他國家遍地開花。
例如美國隔壁的加拿大,就有卑詩省、多倫多等10所以上大學出現支持巴勒斯坦的營地;在拉美地區,則有阿根廷、巴西、古巴、哥斯大黎加、墨西哥等地大學響應;歐洲除了學潮傳統悠久的法國、長期關注以巴議題的英國外,還有比利時、奧地利、荷蘭、芬蘭、德國、愛爾蘭、西班牙、瑞士等地大學加入;另外美國近年積極布局的印太地區,也有澳洲、紐西蘭、日本、韓國、印度、印尼等地大學參與。
整體來說,這波學潮雖在美國遭受鎮壓,卻也激發反戰群體的跨界共鳴。不論是政策上同樣親以色列的歐洲,或是對外政策整體親美的印太地區,都有大學生踴躍參與,更不用說阿拉伯世界。
當然,熱烈與冷眼往往相伴而生。從學潮的地理分布來看,在積極響應的板塊旁,總有難以共情的冷淡地帶,例如東歐國家與位處印太的台灣,後者尤其戲劇化。畢竟從「太陽花」、「撐香港」等過去事件來看,台灣並不缺乏學運能量,也曾因域外衝突產生「共同體」意識,但這些能量與意識這次似乎都無用武之地:面對涉及「種族滅絕」爭議的戰爭,台灣在全球沸騰中冷淡自持;見到美國警察暴力鎮壓反戰大學生,也毫無「撐美國學生」的吶喊。
這種神奇的「有所為、有所不為」,背後原因相當值得探究。
首先觀察台灣面對加薩戰爭的輿論樣態。
平心而論,台灣不是沒有人關注以巴衝突,也有部分民眾持同情巴勒斯坦的立場。只是這些聲音無法形成系統性的憤怒與反抗,而是散落在新聞評論、社群媒體的字裡行間,無法在現實世界形成動員。
再來,相較於同情巴勒斯坦方的「人微言輕」,台灣主流觀點倒是一致且強勁:這是一場「恐怖主義V.S.反恐行動」的小型區域衝突。所以去年10月哈馬斯閃擊的第一時間,台灣主流輿論首先關注的就是以色列的死傷、人質的安危;以軍攻入加薩後,台灣對衝突的討論反而顯著降低,沒有再追蹤加薩走廊的人道危機;一直到今年4月美國反戰學潮爆發後,輿論才似乎又想起這場衝突。
如果這個現象出現在西方,除部分民眾立場本就如此外,還有許多背景因素可供解讀,包括民眾對「反猶」指責的擔憂、媒體對猶太財團的唯唯諾諾;但這兩點在台灣並不顯著,關鍵就是台灣的文化生成與西方、尤其歐陸不同。台灣過去並不存在針對猶太人的長期仇視,許多民眾甚至不清楚猶太人的歷史,只知道:二戰期間發生過猶太大屠殺,是極其慘烈的人道浩劫。但這種認知還不至於讓整個社會「聞納粹色變」,也不至於讓希特勒(Adolf Hitler)成為極度禁忌的存在。
例如2011年台灣軍方舉辦暑期戰鬥營時,就有3名學生出於耍帥心態,穿著納粹黨衛軍軍服來報到;但台灣軍方沒有意識到納粹軍服的敏感性,還為其拍照、放上網站宣傳。結果被以色列駐台辦事處發現後引起軒然大波,最後以軍方向前者致歉、撤下照片作結;學生則在事後無辜表示,自己作為軍事迷,「只是喜歡德國軍服」。
不過最經典的還是2016年的新竹光復高中納粹事件:某班師生在全校變裝遊行時扮成納粹進場,不僅學生高舉納粹旗幟,老師還站在紙箱做的戰車中行納粹禮,結果被以色列駐台辦事處強烈抗議。學校雖然立刻致歉,事後卻有各方為學生鳴不平,例如:學校時任家長會長就稱,「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這起事件是非常單純的,更何況這些東西已經距離我們這麼遙遠;站在家長角度,我們認為,我們不是生活在非民主的國度」;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張正也投書媒體,表示「納粹不是研究、展演的禁區」、「我沒有在演出中看到崇尚殺戮與殘暴的意圖,倒是隨後把光復中學往死裡打的輿論比較殺氣騰騰。」
從前述事件來看,台灣社會在猶太人、納粹議題上,其實沒有完全浸淫到西方政治正確,卻還是在以巴衝突中直觀同情以色列。這種現象的背後成因,或許在衝突爆發前不容易看出,甚至在衝突爆發之初也不容易分析理解;但今年4月美國學潮升級後,從網友圍繞「台灣要怎麼反應」的討論來看,倒是可以觀察一二。
其實,會關注美國學潮、提問「台灣要怎麼做」者,本身就處在相對同情巴勒斯坦、共情美國反戰學潮的光譜中,所以才認為台灣「應該要做更多」;而其關注點也在一定程度上,關乎台灣的現實處境:「世界各地的知識份子都站出來為巴勒斯坦聲援,台灣在此議題上依舊沉默。若未來台灣遭受同樣被軍事欺壓的處境,是否也希望國際對台灣同樣的沉默?」
只是,儘管這種問法已經相對符合台灣「政治正確」,多數網友的回覆還是毫不留情,且這股怒氣主要又可分成三大類:堅持反恐、反對站在道德制高點的美國知識份子、現實考量。
首先是「堅持反恐」派。這派輿論,顧名思義,還是維持衝突之初的既定思維,認為這次衝突就是「恐怖主義V.S.反恐行動」,不因美國發生反戰學潮而改變。相關論述例如「如果當初哈馬斯不恐攻以色列,巴勒斯坦也不會遭到以色列報復」。甚至還有與俄烏戰爭相比較的版本,例如「反恐是普世價值,是哈馬斯的主動攻擊增加了以色列的正當性,這就是為何台灣人支持烏克蘭遠勝巴勒斯坦」。
平心而論,「恐攻導致報復」的說法或許能解釋這次衝突,卻很難通過「歷史」這一關,因為哈馬斯同樣可以用類似邏輯主張:如果以色列不強佔巴勒斯坦人土地、系統性對平民濫用暴力、對加薩走廊執行漫長的不人道封鎖,自己也不會對以色列平民發動無差別攻擊。事實上,這也是哈馬斯一直以來的敘事。甚至聯合國秘書長也曾隱晦表示,「哈馬斯的攻擊並非發生在真空裡」。問題是,這些敘事顯然說服不了「堅持反恐」派,因為後者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以色列的視角,把這次事件當成衝突起點,拒絕理解背後的漫長脈絡。
再來是「反對站在道德制高點的美國知識份子」這一派。這派輿論的立場較複雜,看起來是要全面顛覆美式話語,其實更大程度是要反對「來自美國的雜音」。例如「站以色列一方就代表邪惡?站巴勒斯坦一方就代表正義?沒必要隨著美國政治正確的風向起舞吧」、「美國的知識份子是有活在某國將導彈對準你,每年恐嚇說要攻打你、留島不留人的環境嗎?」、「我想,美國的知識份子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當然可以譴責自己的政府,但台灣人不能,台灣甚至還不是國家,然後一堆島民以為中華民國是自己的國家」、「在安全民主穩定的社會環境,要展現高道德的偽善,總是有股星巴克的香味。台灣如果搞不清楚自己是怎麼可以安穩在咖啡店裡喝咖啡聊是非,下場絕對不會比加薩好」。
顯然,上述言論看似在對以巴衝突進行表態,其實大部分說的還是「抗中保台」。當然,不少外於台灣輿論場的人可能會困惑:台海局勢其實並不連動以巴衝突,「反對北京武嚇」跟「支持巴勒斯坦」怎麼會是互斥選項?
不過,這種疑惑在觀察第三派「現實考量」的敘事後,應該就能迎刃而解。因為「現實考量」這一派,其實就是說出「反對站在道德制高點的美國知識份子」這派的真心話:「我支持停戰跟支持國家和平。但支持巴勒斯坦的話,請問美國政府會把軍備跟金援給台灣嗎?」、「反戰跟反美國政府,只會讓沒讀書的民眾認為美國好壞、美國賣武器欸,接著就會主張台灣要和平、台灣不要買美國武器」、「呼應反戰,只會強化疑美論,讓台灣民眾認為美國是壞人、美國挑起戰爭,最後可能拒絕美國軍售」。
說得更直接,這派的核心論點其實根本無關以巴衝突,而是在陳述他們認知中的美台關係:台灣要獨立、要有「抗中保台」的能量,就只有「親美」這個選項;而美國政府這次明顯支持以色列,所以就算反戰示威有理,台灣也絕不能因為一時的理念共鳴而得罪美國政府。
從這裡回看前三派的輿論取態,一切便明朗起來。「堅持反恐」派看似聚焦以巴衝突、不論及「台灣必須親美」的地緣議題,其實是從一開始就接受了美國背書的以色列官方敘事,在潛意識中臨摹「不反美」的忠誠姿態。而「反對站在道德制高點的美國知識份子」派則相當虛偽,因為這群人的真心話明明是「現實考量」派的核心論述,卻總是迂迴前進、顧左右而言他,滿嘴嘲諷聲援反戰者是「展現高道德的偽善,總是有股星巴克的香味」,卻沒有覺察自己才是笨拙滑稽地附庸風雅;與這派人相比,「現實考量」派的說法雖粗暴且直接,卻至少快人快語、不矯揉造作。
而從台灣對以巴衝突的主流輿論出發,許多以前被認為「雙標」的態度也都有了解釋。
例如早在俄烏戰爭爆發前,台灣就有研究俄羅斯的學者感嘆:從自身處境出發,台灣應該更同情被壓迫的頓巴斯才對,為何反而站在烏克蘭政府一方?類似疑問也能貫通到這次以巴戰爭,部分同情巴勒斯坦者同樣發出大哉問:台灣人為何無法共情巴勒斯坦的建國夢,為何要站在作為壓迫者的以色列這邊?
無獨有偶,過去香港反修例騷亂期間,台灣主流輿論同樣高喊「撐香港」,一副香港將被血洗屠城的末日倒數;台灣校園還出現不少聲援香港的「連儂牆」(Lennon Wall),「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標語更是隨處可見。但面對這次比香港騷亂嚴重千萬倍的加薩人道浩劫,台灣主流輿論卻集體噤聲;看到美國大學生被警方暴力鎮壓、教授被無理解聘、校長被逼下台,也沒有人喊出「撐美國學生」,更沒有一個校園出現聲援這場學潮的標語。少數輿論也只能感嘆:當年面對香港的「反政府示威」,台灣全島高呼要「撐香港」,怎麼這次發生在美國就裝聾作啞?
坦白說,在筆者看來,前面這些凸顯台灣「雙標」的案例,其實恰恰證明了台灣的「前後一致」:對一心親美、不敢反美的主流輿論來說,凡是美國支持的,自己就要跟隨;凡是美國反對的,自己就算同情也不能太明顯,且最好跟著批評。
正因在前面提到的三場衝突中,台灣主流輿論都義無反顧追隨了美國政府的敘事,在香港反修例騷亂時強烈反中,在俄烏戰爭中積極聲援烏克蘭,在加薩戰爭中同情以色列,這才導致所謂「雙標」行為的層出不窮:前一秒還譴責俄羅斯在烏克蘭轟炸平民;下一秒看到以色列轟炸加薩,就一副「反恐行動很正常」的表情。前幾年還高喊要「撐香港」;現在看到美國大學生被警察暴力電擊,就口出「美國畢竟是講秩序的國家」,真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而台灣這種面對衝突的「有所為、有所不為」,與其說是真的關心國際議題,不如說是為了不斷確認、鞏固與美國的主從關係。只不過「唯美是從」會被暴露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樣的姿態暴露,很大程度還是取決於台灣本土脈絡。
其中,對香港反修例騷亂的聲援堪稱經典,因為這場衝突調動了「中美博弈、抗中保台」這兩種台灣最熟悉的敘事,且又剛好遇上2020年大選,基本上台灣民眾不需要了解什麼背景知識,只要觀看媒體報導、名嘴評論、KOL的社群分享、政治人物的公開發言,立刻就能自動代入情境,且真心認為自己是在與全數香港人同情共感、要反抗同一個敵人。基本上在這個案例中,「唯美是從」的機制暴露得並不明顯,因為社會的集體憤怒實在太「渾然天成」,自然到看不出動員機制。
而俄烏戰爭距離台灣較遙遠,一般民眾其實不太了解兩國的歷史糾結,許多人甚至不知道烏克蘭發生過顏色革命。不過最後還是形成了對烏克蘭的大規模聲援,背後機制除了「唯美是從」的單純召喚外,還是因為多數人在這個機制下,產生了對於「抗中保台」的情境臨摹,也就是:把烏克蘭想像成東歐的台灣,把俄羅斯想像成東歐的中國。尤其中俄關係近年又不斷升溫,更讓這些人認為:「抗俄保烏」等於「抗中保台」,反對俄羅斯就是反對「中俄邪惡軸心」。至於頓巴斯衝突等前塵往事,自己既然不理解,想必也是不重要。
而加薩戰爭則直接暴露「唯美是從」這一機制的作用,原因在於:多數台灣人並不了解中東局勢,且以巴衝突實在太難與「抗中保台」產生連結。雖說少數台灣親美輿論曾在衝突之初,嘗試要把哈馬斯與其背後勢力類比為中國,把以色列類比為台灣,形塑「全中東都在打壓以色列,以色列好可憐就像台灣」的敘事;但這種說法實在太難服眾,因為衝突爆發後連續數月,被屠殺血洗的都是巴勒斯坦人。
所以台灣主流輿論最終只能走向以下的自我說服:為什麼以色列殺人有理?因為他們在反恐。而當這種說法經過這幾個月的屠殺,似乎已經開始站不住腳,新的自我說服又出現:為什麼就算以色列殺人無理,我們也不能反對?因為台灣要靠美國,而美國這次支持以色列。
在這種架構的框限下,台灣主流輿論自然形成了「以美國政府標準為標準」的人命衡量機制:某些民族的命更高貴,某些民族的命就注定更低賤。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前21個月,導致超過1萬名平民死亡、18,500人受傷,就是「戰爭罪」與「種族滅絕」;以色列進攻加薩100天,導致25,490人死亡、63,354人受傷,且70%的傷亡者是婦女與孩童,加薩地帶留下的瓦礫需要至少14年才能清除完畢,就是正常「反恐行動」。
這種看對象的「團結」、看地點的「反戰」、看情況的「聲援」,或許能讓部分政治人物趁機樹立人設、擦亮「道德光環」;但其行動,一不來自對衝突背景的了解,二不來自對共同體意識的真正關懷,三不來自對人間苦難的悲憫,所以也往往雷聲大雨點小、對議題用過就丟。例如蔡政府雖在2019年狂蹭香港反修例騷亂,卻在事後始終避談黃之鋒等人千呼萬喚的《難民法》;至於民間情緒,其或許在騷亂當下真的同仇敵愾,但事後論及「該給來台港人多少公共資源」時又開始支支吾吾。
說到底,從香港騷亂、俄烏戰爭到以巴衝突,台灣主流輿論的選擇性聲援、間歇性憤慨,除了政治人物出於選票私利的推波助瀾,其實更多還是社會集體被美國精神殖民下,出於地緣考量的情境式表演,也就是:潛意識中先確認了自己該怎麼做才符合美國政府需求,接著才在安全領域內盡情表現。
因此,如果有人疑問:為何台灣主流輿論會同情被侵略的烏克蘭、會高喊要「撐香港」,但就是無法共情巴勒斯坦的建國夢、也無法共鳴美國學潮?其實倒也不用過度認真,因為台灣主流輿論看似「雙標」,其實從頭到尾「只有一標」:所謂「反戰」,就是只反美國也反對的戰爭;所謂「撐XX」,也是只撐美國暫時需要的對象。至於其他的,等你們也被美國政府接受,自然就能有同樣待遇了。
奉美承運 眾卿接旨
奉美承運 眾卿接旨
2024-04-05 中國時報 蔡正元/前立法委員
AIT主席羅森伯格來台宣詔,「奉美承運,白宮詔曰,眾卿接旨」。雖然羅森柏格在美國國務院內不過是四級官員,但拿著「白宮詔書」來台宣詔,也能擺起欽差大人架式。「台灣藩屬邦」上上下下一遍,跪迎接詔的馬屁聲響徹雲霄。
蔡英文為首的「眾卿」,面對羅森柏格的翹二郎腿的大爺坐姿,也只能表現一副唯唯諾諾的恭順接旨模樣。
賴清德更誇張,坐三分板凳,挺直腰桿,面對欽差大人羅森柏格的二郎腿,就像求職者聽取面試官教訓似的,直接反映出「台灣藩屬邦」的地位。
柯文哲見羅森伯格,也宣示要跟美國站在一起,還抱怨共機飛來飛去。柯文哲曾說,國防外交要走蔡英文路線。蔡英文路線就是對美國卑躬屈膝,對中國大陸夜郎自大、傲慢蠻橫。柯文哲如此說時,曾被藍營罵得翻了天。那麼藍營也要拿鏡子自己照照看,是否也屬於「眾卿」的行列。
韓國瑜見羅森伯格,開心的說:國防外交要朝野一致。這是什麼話?跟民進黨一致的國防外交,國民黨也要走蔡英文路線?藍營的人倒是體貼的辯說:目標一致,但方法不同。藍營的人缺乏中心思想,這個問題真的很嚴重。
馬準威:美國要現狀 不會幫賴打獨立戰爭
馬準威:美國要現狀 不會幫賴打獨立戰爭
2024-05-30 中評社台北5月30日電(記者 楊騰凱)
針對賴清德上任後台海局勢的發展,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馬準威向中評社表示,賴這次就職演說內容並沒有使台灣實質獨立或改變現狀,所以美方並未特別干預賴要怎麼表達;但若賴進一步暴衝,美方一定出手干預。
馬準威分析,美國不支持台海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倘若民進黨宣布“台灣獨立”,並不符合美國利益,也就沒有美國幫忙打“台灣獨立戰爭”的可能。同時中美已經恢復軍事對話管道,可就台海議題直接溝通,台灣會回到中美共管的架構下。
馬準威為台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博士,過去曾擔任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兼主任,現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專長包括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戰略研究、大陸對台政策等。
美國總統拜登25日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致詞時說,美方堅定維護並捍衛台海和平穩定;當需要保衛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盟友、我們的核心利益時,“我一向願意使用武力”。
拜登表達願意用武力保護盟友,所謂的“盟友”包括台灣嗎?馬準威表示,因為拜登那一段話講得比較模糊,所以後續會引發大家的一些猜測。拜登前面提到會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後面就緊接著說會為盟友出兵;單從語境來看,所謂的盟友應該包括台灣,否則不會接在台海穩定的後面講,不會把兩句話接得那麼近。所以,雖然拜登沒有講到這麼清楚,但他的語境裡應該是包括台灣。
馬準威指出,然而會以武力協防台灣這樣子的論述,其實拜登之前也提過幾次,這不是拜登第一次講。雖然每一次講完話後都還會被白宮、美國國務院澄清或說明,可是就單以拜登個人意志來觀察,自己比較傾向認為拜登說的盟友有包括台灣。
賴清德這次就職演說提到了“兩國論”的內容,使得台海不穩定局勢上升。美方應該事先掌握賴清德的演說內容才對,加上拜登又暗示會為台灣出兵,整體看下來,台海局勢上升是美國要的嗎?
馬準威表示,台海局勢上升並不是美國希望看到的。美國的利益很清晰,就是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所以只要能維持台海穩定和平現狀的舉動,都符合美國的利益。賴清德這次的說法,美方一定事先知情;包括AIT理事主席羅森伯格520前訪台,賴演說內容的訊息應該都有清楚被帶回美國,而顯然美方事前沒有反對這些賴說的內容。而520過後,美國國務院也表達正向肯定。從事後表現來看,美國應該是知情且同意。
馬準威指出,那既然事先知道可能會刺激中國大陸,為什麼美方還是同意讓賴清德做出這樣的論述?因為對美國來說,你只要不是走向實質獨立宣布“台獨”、或是直接宣布與中國大陸統一,那就都沒有改變台海的現狀。台海現狀就是不統、不獨。而賴清德雖然聲稱兩岸互不隸屬,但並不會使台灣形成實質獨立造成現狀改變、進而把美國拖下水幫台灣打獨立戰爭,那就沒有違反美國利益。
馬準威表示,那麼美國是否想挑動兩岸關係,使台海更不穩定?以現在的美中關係脈絡而言,也沒有這個現象。現在大陸對台軍演一次比一次靠近台灣,這也是一種壓力。大陸軍演之後,各國的講話都相當溫和,有點遷就中國大陸。例如聯合國甚至強調台灣是中國一省,日本則希望大家和平克制。包括美國在內,各國都沒有火上加油。
賴清德如果再有令人意外的表現,是否會遭遇來自美方的制止?馬準威表示,當然會。對美方來說,他們的利益就是台海和平穩定;要是有越界行為造成台海不和平、不穩定,就違反了美國利益。美國現在沒有義務要被民進黨或台灣拖下水,這是美國人的底線。美國人不會同意台灣與中國大陸統一,但也不會同意台灣宣布獨立,這兩件事情都違反美國維持現狀的利益;如果民進黨或賴清德想要暴衝,美國會出手干預。
馬準威指出,目前民進黨政府與美方關係緊密,加上蕭美琴曾任駐美代表,蕭會有非常多直接來自美方的管道,清楚明示哪些事情他們不准許;所以,以賴政府與美方的關係,自己不相信賴政府會違背美方的意志發生暴衝。
馬準威分析,台灣很快會回到美中共管的架構下,包括:大陸舉行“聯合利劍-2024A”軍演的時候,美國航母雷根號就在菲律賓海域,離台灣不遠,顯示美方也有相對的軍事動作,看起來局勢很緊張。可是沒隔幾天,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戰略對話,中美防長馬上就要碰面,雙方還是會理性坐下來談。畢竟美中雙方在去年APEC“拜習會”決定恢復雙方軍事對話,這就是共管台灣的象徵,兩邊可以直接就台海議題溝通,因此台海出亂子的可能性不高。
民進黨政府會把拜登在西點軍校的致詞內容當成有恃無恐的訊號?馬準威表示,他相信並不會的。而且蕭美琴在賴清德旁邊,美方有直接跟高層聯繫的管道,賴清德應該不會做出破壞現狀的台獨動作,除非美國在後面煽動。但他認為,美國現在並沒有跡象準備做“煽動”這件事情,至少在美國大選之前是如此。
美國「覺青」呼叫台灣「覺青」 聽到請回答!Over!
美國「覺青」呼叫台灣「覺青」 聽到請回答!Over!
2024-05-02 香港01 張鈞凱
「覺青」,「覺醒青年」的簡稱,是台灣網路政治輿論場的常用語,源自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指稱當時年輕的參加者;演變至今,則成為政治立場傾向「台獨」、「反中」,以及親近西方世界「政治正確」等特定意識形態的青年族群代名詞。在台灣大大小小的政治場合,或者是全球大型的政治串連運動,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尤其是在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的頭貼轉換:「我們都是查理」、「我們都是香港人」、「我們都是烏克蘭人」……。
正當美國大學校園掀起風起雲湧的聲援巴勒斯坦運動之際,不只蔓延到全美多州,近來連法國、澳洲的大學裏都能看到響應,「解放巴勒斯坦」(Free Palestine)的口號響徹了美西方世界的街頭。以美國為代表的「民主陣營」新興世代正在「覺醒」,誕生屬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覺青」。
此時此刻,台灣「覺青」的亮相方式與訴求主張卻顯得格外與眾不同,也相當有「台灣特色」。4月20日,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受邀到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大中華學生會」中國會議開幕致詞。一位在哈佛主修經濟系的大三台裔美籍學生吳亭樺與其他同學闖進了會場,手舉「CHINA LIES, PEOPLE DIE」的抗議布條。吳亭樺向謝鋒高喊「你的手上沾滿了鮮血」,後來還對台灣官媒中央社表示「我們不能允許代表中國共產黨、為遂行種族滅絕政府辯護、並親手剝奪香港自由的人來到我們的校園」。
吳亭樺當然有她表達政治訴求的「言論自由」,這也是台灣「覺青」標籤政治學最經常的表現方式。他們認為中國大陸的西藏、新疆正在面臨「種族滅絕」,2021年時也參與了西方世界發動的抵制新疆「血棉花」運動。問題是,當美國政客遏制中國崛起的「新疆牌」日漸失效,人們看到的事實則是新疆人口、特別是包括維吾族在內的少數民族人口穩步增長,「種族滅絕」的控訴逐漸失去政治操作的著力點。
與此同時,美國「覺青」們看到的是另外一場正在真實發生的「種族滅絕」。自去(2023)年10月7日開始,以色列戰時內閣以討伐哈馬斯為藉口,大規模對加沙(又譯加薩)地帶進行無差別轟炸與攻擊,至今已導致將近4萬人死亡,其中包括大量的兒童、醫護人員、甚至是記者。不只稱得上是「屠殺」,「種族滅絕」更是貼近實情。
美國「覺青」們挺身而出的「言論自由」,並沒有被美國自由女神所庇佑。在TikTok、X等手機社交平台上看到怵目驚心的實時影像是,全副武裝的各州警察,衝進本應「校園自主」、「學術自由」的大學殿堂裏,對聲援巴勒斯坦的學生與學者們進行扭打與逮捕。而這個宣稱「民主自由人權」的「燈塔」國家,總統拜登(Joe Biden)日前正式簽署了包括援助以色列將近300億美元的國家安全包裹法案;這個國家的聯合國代表,就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裏,一票否決了巴勒斯坦申請成為正式會員國的草案。
這個「美麗之國」政客們表現出來「最美麗的風景線」,無不令原來深信「美國價值」、「美國優先」、「美國例外」的年輕族群陷入了自我矛盾與拉扯。他們在美國支持以色列對加沙「種族滅絕」的事實面前受到了震撼教育,從而反思、覺醒,進而集體發出不平之鳴。
面對持續超過半年時間的以哈衝突,美國非但提不出調停和解決方案,反而給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又譯納坦雅胡)大筆的援助經費,無疑是在加沙人民的嚴峻處境上火上澆油。相對於此,台灣「覺青」眼中的「萬惡中國」,反而是積極主導了巴勒斯坦內部和解的進程,以政治談判的方式促成「兩國方案」落實契機。中國外交部透露,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和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代表近期應中方邀請赴京磋商,而且取得了積極進展,一致同意繼續這一對話進程,爭取早日實現巴勒斯坦團結統一。
換言之,台灣青年被「親美反中」意識形態所綁架的正義感,恐怕正在被這個翻天覆地發生變化的世界所拋棄。2014年太陽花運動時期正值美國「亞太再平衡」、「重返亞太」政策,某種程度來說,該運動也是時代的產物。台灣歷史上的學生運動,並非始終是戴著「親美反中」的面具。例如1947年台灣學生為了聲援在北平(後稱北京)遭美軍強暴的女學生沈崇,發起了反美示威遊行。又如1957年台軍少校劉自然被美軍槍擊,結果兇手遭駐台美軍組成陪審團的軍事法庭無罪釋放,引起包括學生參與的大規模反美示威。再如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參與學生劍指的也是幕後將釣魚島行政權移交給日本的美國。
以色列此輪猛轟加沙地區以來,台灣民間曾組織過幾次零星的抗議以色列集會,但參與人數都不多。隨着情勢升溫,台灣人權促進會(台權會)、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平行政府、台灣巴勒斯坦行動陣線及台灣巴勒斯坦團結網絡成立了「台灣巴勒斯坦自由連線」,號召了不分政治光譜超過50個民間團體參與連署,抗議台灣政府支持以色列涉嫌在加沙進行的種族滅絕,並於4月29日召開記者會提出了四大訴求:
1. 立法委員應堅守台灣人權價值,停止媒合軍火廠商與台灣企業,並應積極在「台灣與以色列國會議員聯誼會」中對以色列政府與國會進行人權與人道倡議。立法委員也可以退出或反對台灣與以色列國會議員聯誼會,以表立場。
2. 外交部應停止援助以色列,並提供巴勒斯坦包含糧食、醫療與教育等必要之人道援助。
3. 經濟部應公開台灣涉以色列軍武製造之貿易紀錄,禁止供應以色列軍武製造之資金、原材料、零組件、關鍵技術及人才,停止與以色列軍火商合作開發武器。
4. 台灣政府應堅守轉型正義理念及人權立國價值,不使台灣捲入大屠殺之中。
不過該項聲援巴勒斯坦的難得集結,在台灣目前的形勢看來,依舊是雷聲大雨點小:缺少了「親美」與「反中」兩大元素的催化,始終激不起台灣社會尤其是「覺青」們對於加沙種族屠殺進行式的義憤填膺。而台灣媒體的鎂光燈焦點,則更樂意聚集到:4月17日,蔡英文、韓國瑜等藍綠高層群聚,以及多位以色列國會議員共同參加的「2024年國際猶太大屠殺紀念日」活動,紀念猶太人遭受到的大屠殺歷史與去年以色列遭到哈馬斯的攻擊。
台灣社會與青年群體在以色列對加沙「種族滅絕」罪行的集體噤聲,事實上是相當諷刺的。疫情期間,民進黨政府在國際上喊出了「台灣可以幫忙」(Taiwan can help)。而台灣「覺青」們則不斷在各種舞台彰顯親近美國與「理念相進國家」等「台灣之光」的行徑,同時向國際展現出「抗中」的「勇武」形象。
可是當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大學生們紛紛「覺醒」,對自身國家政客各種偽善言行嗤之以鼻,並高高舉起巴勒斯坦國旗聲援被砲彈襲擊下的加沙人民時,「台灣可以幫忙」頓時的沉默失語。體現出來的意義莫過於:當「親美抗中」不再是全球進步運動宣揚的價值,甚至是被揚棄進歷史的灰燼堆中;更多的是全球南方等國家和地區主體性的甦醒,集結起新的時代意義與時代價值。被民進黨意識形態繩索束縛住的台灣「覺青」們,只能眼看著藍綠無能政客與以色列惺惺相惜,連自我唾棄都做不到一般,對於新時局茫然無措。
台灣社會與年輕人們過去拚命渴望得到國際注目的眼光,更擔心自己被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列車給遺棄。如今不是終於有了絕佳的高光時刻,聽到美國「覺青」對台灣「覺青」的呼叫,喚回心中的良善與正義,拋下意識形態的緊箍咒,擁抱真正的人性與人道主義?聽到請回答!Over!
對迦薩沉默的罪惡
對迦薩沉默的罪惡
2024-04-17 中國時報 徐宗懋/資深媒體人
以哈戰爭打到現在已經超過半年,還沒有結束的跡象。各國從一開始譴責哈瑪斯綁架人質,到強烈批評以色列濫殺無辜,連最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也開始嚴詞批評以色列。美國拜登總統對以色列講話也越來越不客氣,要求以國立刻停火。
耐人尋味的是,一向「民主人權」不離口的我總統府和外交部,也保持著詭異的沉默,難道連美國也不跟了嗎?對迦薩人民可怕的悲慘遭遇沒有任何感覺嗎?這裡可以看出,總統府、外交部、乃至民進黨,都是極端偽善的政客:除了緊抓自己的權力之外,其他事情都與己無關。
回顧二戰後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武裝衝突:1948年第1次以阿戰爭開戰約半年;1956年第2次約兩週;1967年第3次6天;1973年第4次20天;1982年第5次1個月。這一次算是第6次,時間拖得最久,什麼時候結束沒有人知道,且巴勒斯坦人傷亡數字不斷地攀升,情況最為嚴重。
問題的根源在於1967年的戰爭,以色列人將上百萬的巴勒斯坦人從約旦河西岸驅除,且不准他們返回家鄉。這時的以色列和周邊關係陷入了無底深淵,也造成以阿關係的無解狀態。
這次以色列政府宣稱要「徹底解決哈瑪斯」,什麼叫「徹底解決」?他們沒有說得很清楚,不過他們的軍事行動反映了真實的意圖。一開始以色列政府針對迦薩北部進行大規模的轟炸,接著地面部隊大舉進入。他們要求迦薩北部的人民往南撤,然後徹底摧毀北部,接著又切斷往南部的所有人道救援管道。如此,南遷的人民只有兩種選擇:一是逃往埃及,二是等著被屠殺。埃及政府已表明不可能放他們進來,因此被殺戮是唯一的選擇。
簡單地說,以色列政府就是要把巴勒斯坦人徹底趕出迦薩;至於他們會遭到什麼悲慘的結局,則不關以色列的事,那是其他國家的問題。這也就是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一開始清楚表明反對「強制遷移」所指的。以色列政府的居心已激起舉世憤怒,甚至連自稱為以色列捍衛者的川普都看不下去。事實上,任何人居於良知,都不會、也不應對以色列的倒行逆施沉默。
偏偏在此時,蔡政府無論是總統府,還有外交部那個言必稱「民主理念」的吳釗燮,乃至舉辦過烏克蘭人權展的國家人權館,對此刻迦薩慘絕人寰的悲劇卻保持沉默。
事實上,從年初起,蔡政府的隱形「中宣部」幾乎開動了所有的國家機器,包括文化部、國家人權館、中華文化總會、二二八紀念館、以及各種名目的政治團體和個人,一直在宣揚70多年前的228事件,以及台灣島內的紅色革命歷史。包括那些配合解放軍攻台的中共地下黨人被槍決或囚禁者,其實都是間諜,卻不知被蔡政府開過多少次紀念會了;唯獨對於現在進行式的迦薩種族屠殺,蔡政府完全不置一詞,表現出事不關己的泠漠。
只能說:他們骨子裡沒有任何民主人權的基因,只是道地的政治機會主義者和歷史造假者,常常搞不清楚東西南北方向,連「西方帝國的附庸」都成了對他們美化的形容。
美國跌倒,全世界吃飽
美國跌倒,全世界吃飽
2024-08-13 路懷宣
事實證明,美國的所謂民主自由,不過就是猶太財團掠奪全世界的把戲,就是:利用被操弄的假選舉,如網軍及作票等,來操控國家。不信?看看美國人選出的大小布希總統,不都是拿著民主自由的幌子,其實為了猶太石油財閥與華爾街金主的利益,以莫須有的罪名,去侵略中東國家,殘害千萬中東無辜人民?
再看看拜登,把兒子弄到烏克蘭,把持烏克蘭的黑土地、農業、電力、礦業、軍工業等,再把這些產業轉給猶太財團。因此一直不讓烏克蘭投降,讓烏克蘭的人民戰死至最後一人,只為了保住以上的利益!
再例如,動到猶太財團蛋糕的總統如甘迺迪、雷根、川普...等,就使出下三濫的暗殺。甚至對別國的元首,只要對猶太財團不利,也如法炮製。這就是美國所謂的民主?
美國的民主,對外就是支持貪污腐敗的政權,例如菲律賓的大小馬可士、越南阮文紹、南韓朴正熙、印尼蘇哈托、南非白人政權、伊朗巴勒維、日本財團政府、以及台灣的某些政黨等。因為貪污腐敗有把柄又好控制,就能讓這些東西跪舔,死死地為美國的利益服務。
美國的民主,就是讓CIA在全世界煽動暴亂,企圖推翻其不喜歡的政權,還說發生在其他國家的暴亂是「亮麗的風景線」?但如果是發生在自己美國,例如黑命貴或是支持巴勒斯坦運動,就抹黑是中國指使?難道這些美國CIA的獨門絕活,中國也有本事「偷學」?
美國的民主,其實只是由華爾街金主與軍工財團砸大錢所堆砌出來的傀儡而已,目的就是當成賺大錢的工具。這也是為何美國在全世界挑起戰爭,結果卻只是華爾街與軍工財團發了財,美國小老百姓卻要負擔越來越重的稅金與通貨膨脹。猶太財團在全世界都一樣,只想賺黑心錢,根本不管別人死活,難怪二戰時差點被希特勒團滅。猶太財團就是狗改不了吃屎,死不足惜。
再看看「民主美國」,居然支持搞種族滅絕的以色列,而且連演都不演了?美國都直接顯露其毫無人性的真面目了,沒想到還是有些人說不可「疑美」?這些東西如此跪舔醜陋的美國,其用心之險惡不問可知!
總之,美國不倒,世界不會好;美國一跌倒,全世界吃飽。
西方「敘事戰爭」贏不了世界
西方「敘事戰爭」贏不了世界
2024-06-22 當代中國 范勇鵬/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利先生在2024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峰會上做了一個演講,怨氣十足。他的言論反映了他的三重心態:第一是被迫要面對現實,第二是希望繼續巨嬰心態,第三是執迷不悟。我覺得,這也是西方統治集團集體心態的一個縮影。
第一,被迫面對現實的博雷利。他的演講和文章在很多地方都扭扭捏捏地被迫承認現實:
一是,現在西方已經被孤立。他用的詞是「The rest against the west」,西方像孤家寡人一樣處於逆風之中。
二是,他直白地承認了,世界上有不同於西方道路的替代選項。他這並不是真的實事求是,而是被迫面對現實。在西方內部,他需要急切地去呼籲直面問題;對外部世界,他也知道裝不下去了,沒必要再掖着藏着。
最近這種現象很普遍。我們觀察西方的政界,過去拼命裝出正義公平形象的西方政客,紛紛變成實話大佬。特朗普就是他們的先驅,最早把西方霸權之下赤裸裸的現實給講出來,引出一場「真心話大冒險」。
另外,比如最近布林肯直接說「你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單上」這種叢林法則,比如美國議員說「上帝永遠支持以色列」,佩洛西公開地宣稱要「明搶TikTok」,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公然說「中國就是敵人」等等。這些人其實在面對現實的時候,和博雷利是一樣的心態。
第二,繼續巨嬰心態的博雷利。雖然博雷利不得不承認西方面對的問題,但是他自己的話中,我們看到,到處充斥西方的傲慢和甩鍋。比如,他抱怨:世界各國開始講自己的價值觀,不相信西方的價值觀。
可是,同樣是價值觀,為甚麼西方人講就是「普世價值」,別人就不能講自己的價值觀?
他還抱怨,這些價值觀造成了對西方價值觀的「異見」增加。可是自由主義不是一向主張要包容異見嗎?為甚麼不能允許別人對西方持有異見呢?這種巨嬰心態也是西方政客的普遍症候,把美國的產業空心化、氣候變化、新冠病毒、毒品泛濫、烏克蘭軍事受挫、紅海航道受阻等所有的問題,一股腦甩給中國。總之,西方永遠是「小白兔」,甚麼事都怪中國。
最近,美國網絡上出現一個很有趣現象。猶太人在西方網絡上是一個敏感詞,誰罵猶太人,就很容易被封掉。所以很多網民在提及猶太人的時候,都會用中國人代替。「Chinese」看起來是在罵中國,實際是在罵猶太人。這從一個非常荒唐和幽默的角度反映了:甩鍋中國,在美國是一個多麼時髦的政治操作。
第三,執迷不悟的博雷利。正是由於他這種巨嬰心態,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沒有辦法得出正確的答案,執迷不悟於錯誤的方案。面對西方遭遇的逆風局,他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呼籲大家:要團結起來,發動敘事戰爭。換句話說,不管是和平競爭,還是在真刀真槍的戰場上,西方都佔不了上風,最後只能寄希望於用嘴炮來解決問題。
西方的崛起始於軍事擴張,西方的現代化很大程度上靠的也是敢殺敢打敢搶,他們祖上幾代何曾有過單靠嘴炮就能成功的?敘事只能當配菜,不能當正餐。雖然當時蘇聯的失敗算是西方敘事的一次勝利,但是也離不開強大的軍事、工業實力的支撑。今天的西方人竟然要抓着嘴炮來當救命稻草,可見帝國主義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活脫脫是一副體虛嘴硬的形象。
我認為,西方這種敘事戰爭肯定也是贏不了的。
首先,就像博雷利自己多次承認的,西方人的「雙標」摧毀了他們自己標榜的幾乎所有價值觀。
西方鼓吹自由,但是事實證明:只有統治階級野蠻剝削的自由、勞動人民一無所有的自由和放縱狂歡沉淪的自由。
西方鼓吹人權,現在全世界都在目睹加沙的種族滅絕行動。面對西方國家內部人民的抗議,統治集團也不為所動。
西方鼓吹公平競爭,但是面對中國的競爭,竟然叫囂使用私掠船發起海盜行為,或者用武裝商船在紅海打擊中國船隻。甚至綁架中國企業家,用所謂的長臂管轄和情報手段來對付中國企業,今天還要赤裸裸地侵吞TikTok。
西方鼓吹國際制度,但是在俄烏衝突裡把各種國際制度當成武器,連體育、藝術、科學組織都當成武器,完全不管過去自己標榜的「科學無國界」、「藝術無國界」、「醫生無國界」。
西方鼓吹契約精神,但是在俄烏衝突、矽谷銀行和瑞銀危機中,肆意凍結剝奪別國的財產,侵吞儲戶、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完全沒有信用可言。
西方鼓吹和平,結果最近標榜永久中立的「百年老字號」芬蘭、瑞典紛紛加入北約。
西方炒作氣候變化,鼓吹綠色能源,一旦自己佔不到優勢,馬上就全面倒退。連歐洲人這兩年都開始回去燒柴燒煤了,現在美歐車企又號稱要放棄電動車。
西方鼓吹全球化和自由貿易,自己卻首先祭起貿易戰、科技戰、關稅戰、地緣政治戰、意識形態戰。總之,西方過去所鼓吹的所謂「普世價值」,今天幾乎被他們自己扒掉了所有偽裝,再也沒有辦法忽悠別人。
其次,敘事戰是把「雙刃劍」,它會反噬西方自身。因為一套敘事,只有自己真信、真做到,由內而外地去發揮,才擁有影響別人的力量。如果你只是把它當成一個武器來打擊別人,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高度透明的時代,它不可能不投射到內部。
當西方人民看到自己的國家在世界上鼓吹的東西和自己的所作所為判如雲泥,自然會產生失望和憤怒,並進而質疑這套敘事本身的真偽。這些質疑積累起來,就會從內部給西方霸權體系造成致命一擊。
另外,西方曾經使用社交媒體、假新聞這些手段在非西方國家製造大量的「顏色革命」,但這些手段也都是「雙刃劍」,同樣可以傷到自己。
何況,西方這種選舉代議制度,它本身是高度依賴於通過輿論洗腦製造共識。但是新的傳媒手段顛覆了傳統媒體的洗腦能力,現在已經使西方內部分裂得一塌糊塗,政治制度從根本上面臨失效的風險,文化體系瀕臨解體。這種情況下,還想讓西方團結起來發起對外的敘事戰爭,顯然是痴人說夢。
當年美蘇冷戰的時候,雖然給世界也帶來了很多的災難和危險,但最起碼它還開啓了核能時代、信息時代、太空時代,促進人類文明的一次大進步。今天的西方,還不如當年的冷戰前輩,靠撒潑打滾、陰謀詭計、巧舌如簧、違約賴賬;靠這些東西,不僅勝不了,就連敗也敗得不體面。
西方與其幻想通過所謂的敘事戰爭來恢復霸權的舊日榮光,還不如來一場堂堂正正、蕩氣迴腸的公平競爭:大家專心搞好自己的事情,在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和平合作、改善人類境況各個方面,與其他國家展開一場良性的競爭,與人類一起走向進步而不是墮落毀滅。
(轉載自節目《這就是中國》,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
一場美式民主自助餐
一場美式民主自助餐
2024-03-21 中國時報 沈迺訓/自由撰稿人
由美國主導的民主峰會刻正舉行第三屆會議,儘管該峰會宗旨闡明是為了提倡全球普遍性的民主,然而眾所皆知:此舉是美國自拜登上台後,一改川普時期單邊主義造成美國國際形象嚴重低落的錯誤,改而以多邊主義手段以「打群架」的方式對付中、俄為首的國家。究其本質,美國不脫是將民主當成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招牌,終極目的則是為了削弱地緣政治上的競爭強敵,好讓美國全球霸權地位得以維繫不墜。
民主峰會舉辦三屆以來,一向聲稱為民主而辦。然而其會議議題的框架與邀請對象等細節,完全是由美國單方面主導安排,相關國家只有被動接受的地位。亦即是由美國說了算、量身訂製的民主標準。
至為詭異的是,此次會議似乎將議題著重在對民主的數位威脅,以及科技如何促進民主的概念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更帶頭聲稱,獨裁和專制政權利用科技破壞民主和人權,因此需要確保科技維持和支持民主價值和規範。
而代表台灣出席的數位發展部長唐鳳,竟然是用「議題專家的私人身份與會」,而非正式官銜。令人質疑:難道美國是在「打假球」,嘴巴說要對抗,骨子裡卻對其口中聲稱的獨裁和專制政權低頭?
唐鳳舉年初大選為例,意有所指地表示:受威權主義者指使的惡勢力不擇手段,企圖摧毀台灣的資訊環境,意圖干預選舉結果。然而唐鳳也要捫心自問,此意圖是否有辦法改變選舉結果;進而,更要質疑布林肯說專制政權利用科技破壞民主和人權的說法。維基解密曾打臉美國中情局曾在法國總統選舉期間利用科技工具持續監控主要政黨及其候選人,難道這不是唐鳳與民進黨政府口中不折不扣的「介選」?難道只有法國會被美國利用科技破壞民主選舉活動?台灣與眾多受邀參與國家地區配合美國玩民主雙標,豈不成了一丘之貉?
而唐鳳所說為了防止假新聞氾濫,因而建立的爭議訊息分析和評估的AI即時澄清系統協助下,表面上是讓民眾可對內容的真實性做出判斷。但這種監測工具的過濾標準,是否又會淪為真相由政府說了算的機制?就像金門撞船事件中消失的錄影檔案一樣,永遠隨著執政者的需求而存在或消失,而不是配合真相而生。
已經開了三屆的民主峰會,既沒有對在全球推動「有意義的民主」、進一步消除各國國內實際的不平等帶來的治理亂象,反而是美國帶頭搞起「一家之言的民主」。讓一場理應神聖的民主對話,卻越開越有著大型公共關係表演的空虛感,淪成台式政治大拜拜,更像極了「信美國得民主」的宗教崇拜儀式。
一場神聖的民主峰會反倒像是全球公審大會,要求扈從小國記名式聯名站隊決定誰才是「威權政權」,早已「走鐘」淪為與會者各取所需的「民主自助餐」——愛點什麼就點什麼,沒有民主的參考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