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的11個生命:一場殊途同歸的旅程

2024/08/30

巴勒斯坦的歷史一向充斥著戰爭、侵略與流亡。自從1948年的災難日1,巴勒斯坦人就被迫與故鄉分離、與親人四散。多次戰亂造成的流亡改變了不計其數難民的人生。自從巴勒斯坦人始於1948年流亡,難民的命運就掌握在他們棲身的國家、隸屬的區域、附近爆發的戰爭,和身受約束的法律。正如出自同一朵雲的片片雪花,卻在空中翻滾飛舞的過程中各自變化出不同形狀和大小,巴勒斯坦人也在各自面對的政治、法律和經濟環境中踏上了截然不同的旅程。有鑑於此,每一個巴勒斯坦人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則故事也都能代表所有巴勒斯坦人。

我自己就親身體驗過,雖然我花了23年時間才讀懂自己的故事。我在黎巴嫩內戰時期出生,因此年紀稍長才得知自己巴勒斯坦人的身分。我一出生就擁有黎巴嫩的國籍,不像是住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難民遭受結構性歧視和經濟邊緣化。多年來,我一直認為自己的經歷不算是「真正的巴勒斯坦人故事」,因為我並未體會過黎巴嫩巴勒斯坦人普遍遭受的暴力,無論是身體還是經濟上的剝奪。我認為自己不配自稱巴勒斯坦人。我花了一點時間才接受自己的遭遇雖然不太一樣,卻也是不折不扣的巴勒斯坦人故事,而且只有在與其他巴勒斯坦人的經歷並列時,才能彰顯其中的意義。

本書以此觀點為核心,收錄了黎巴嫩巴勒斯坦難民所寫的故事,呈現了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書起源於巴勒斯坦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Palestine Studies, IPS)所辦的一場創意寫作工作坊,名為「以自傳體散文書寫巴勒斯坦流亡經歷」,橫跨了2016年末至2017年初的冬季。工作坊由巴勒斯坦的阿卜杜勒.穆荷辛.卡坦基金會(A. M. Qattan Foundation)和荷蘭的克勞斯親王基金會(Prince Claus Fund)合辦的「Selat:藝術的連結」活動贊助。

我們從公開徵件的投稿者中選出了11位,參與由知名黎巴嫩作家哈桑.道悟主持的創意寫作工作坊。參與者以女性居多,年齡從20到50歲都有,並非特意挑選,而是徵稿的自然結果。工作坊總共分成12次,目標是引導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難民以阿拉伯文撰寫自傳體散文,最後集結成讀者手中的這本書出版,是由主角自己寫下的故事。

舉辦工作坊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換個方式與黎巴嫩的巴勒斯坦人交流,而非像以往讓他們作為研究對象。我們在巴勒斯坦研究中心這個學術機構,經常研究巴勒斯坦文化並出版論文,代替難民描述他們的生活,講述其歷史。

我們希望創意寫作工作坊能給難民一個機會親自闡述自己的故事,在出版作品中留下名字。我們不願只將黎巴嫩巴勒斯坦社群視作被動的研究對象,而是想讓他們得以自述人生故事。然而,工作坊開始後,我發現這沒有想像中簡單,我的動機可能也沒那麼單純。參與者經常挑戰工作坊的目標,也就是質疑自傳式撰寫。他們會問:怎樣算自傳式文章?不能寫到別人嗎?可以寫鄰居或朋友的事嗎?有些人不想寫自己的故事,有些人想在故事中加入虛構的元素。他們常見的問題令我察覺,我把工作坊的目標定為自傳式寫作,其實又是一個研究員的壞習慣,帶著目的進入社群,要求研究對象給予特定資訊,讓我們了解他們的生活。原先,我將這個計畫定位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機會,讓大眾可以讀到未經學者、記者或文學作家修飾的「真實」難民故事。我想要故事中呈現出私密、個人、不見於世的細節,那些只有親身體會的人才知道的情節。我又像是在做研究一樣,一心想著揭露未知的一面,收集關於巴勒斯坦難民的資訊,彷彿追求知識就是無庸置疑的終極目標。經過多次來回討論,我鬆口了,意識到自己目光過於狹隘,並選擇接受讓難民寫出他們想寫的故事。結果到頭來,多數參與者還是回應了我一開始的心願,寫下的故事以自身相關經歷為主軸。

本書中,讀者會看到數篇主題多元的短文,每一篇訴說著形形色色的生命、故事和想法,都是11位作者各自獨到的見解。不只一人寫到了難民營中的生活,但角度都不同。薩利姆.葉辛以優美的文字描述自己讀著難民營「免費的報紙」(也就是牆上的塗鴉)長大的故事。蜜拉.席達威模糊了奇幻與現實的界線,化平凡日常為非凡經驗。塔哈.尤尼斯靈活穿梭在今昔兩條時間軸上,敘述孩提和成年時光,以直言不諱的寫實文筆刻畫個人經歷;娜迪亞.法赫德則以樸實詼諧的筆法描述照顧強褓中女兒的日常不便,以及與年邁祖母相處的侷促。尤瑟夫.納拿透過講述親戚和家人的故事,呈現了巴勒斯坦小聚落道克日常中的活力和歡笑。

其餘參與者藉由這個機會反思自身。亞法.塔拉爾.瑪沙利論及夢境、友誼和家人的關係,思考流亡的個中含義;海寧.穆罕默德.拉希德談到父親和祖母的人生,探討自己名字的意義。相對地,薇達德.達哈談起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童年,以及在黎巴嫩的成年時期如何引領她走向曾經背棄的巴勒斯坦社會。

有些人的主題則是災難日。茵提薩爾.哈賈吉講述了外婆哈迪佳的故事,呈現這位黎巴嫩女士身為巴勒斯坦人的生活;露芭.拉哈瑪則帶我們關注寫作工作坊當時最新的一次災難日─巴勒斯坦被迫逃離落腳的敘利亞,又一次經歷生離死別。最後,馬哈茂德.穆罕默德.席丹的短文與其說是短篇故事,更像是一篇指證1982年以色列軍隊占領艾因哈勒瓦難民營的證詞,歷經劫難的那年他才13歲。

貫串11篇故事的主軸是難民的親身經歷,向我們揭露老百姓的生活和想法,也是我們在主流媒體最少聽到的聲音。

毋需多言,一切盡在本書中。

本文為《巴勒斯坦的11個生命》一書導讀,書籍資訊見連結。
  • 1. Nakba:直譯為「大災難」,指1948年巴勒斯坦人遭到驅逐與流放以及以色列建國。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