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團體勞動部抗議 籲廢除年限、修改「中階移工計畫」

2025/05/18
苦勞網記者

台灣照顧勞動產業工會(SBIPT)今日(5/18)上午赴勞動部批評政府對藍領移工的政策具歧視性,呼籲立即廢除工作年限限制、改革中階技術人力計畫(PTTM)並全面取消仲介制度。工會指出,台灣開放移工以來,雖簽署了多項除歧視的國際公約,卻未兌現平等對待移工的承諾。

台灣照顧勞動產業工會在勞動部前上演行動劇,批評中階技術人力計畫(PTTM)讓移工更陷剝削。(攝影:王顥中)

根據《就業服務法》,藍領移工設有12年工作年限,家庭看護工最長則是14年,勞動部自2022年推出「施留用外國中階技術工作人力計畫」(PTTM),年資達6年以上且符合技術條件的資深移工,僱主以產業類月薪3.3萬元以上、家庭類2.4萬元以上、機構類2.9萬元以上的薪資待遇僱用,可申請資深移工轉任為中階技術人力,可增加移工留台意願,僱主則免繳就業安定費。

然而工會批評,PTTM制度讓移工更陷剝削,不僅中階的配額和認定方式皆由僱主主導,移工並無談判權,仲介公司也可趁機向想延長工作的移工收取高額費用。

SBIPT秘書長Kevin表示,所謂「中階工作」的工作機會大多被仲介所壟斷,並基於資訊落差,像移工收取高額費用換取辦理中階制度所需的證照,工會統計,為順利轉換為中階勞工,家庭看護工可能要付出超過2個月的月薪工資給仲介,形同轉換後所提升的薪資都給了仲介。

其次,台灣政府允許仲介以「只要轉中階人力,每年只需2,000元仲介費」為由,向移工與僱主一次性收取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手續費。但移工若面臨合約未滿就臨時終止或被迫更換僱主,這筆手續費便形同白繳,移工只能再次繳納相同費用。

再來,Kevin表示,已經取得中階資格的移工若回母國後想再來台灣,也必須透過母國的仲介系統,會遇到重重阻礙。仲介通常會拒絕協助,因為中階移工已免除每月的仲介費,仲介無利可圖。

Kevin指出,現行PTTM制度對於技能、人才的判斷標準,並非工人的能力與表現,而是僱主付錢的意願,如果僱主缺乏給移工加薪的意願,也不會協助移工轉換為中階身分。這些現象顯示,台灣政府至今仍將藍領移工視為「客工」,是一種現代奴役制度,是合法化的剝削,並未承認他們對社會的角色與貢獻。

桃園市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幹部Melbi表示,PTTM制度下,看護工仍然面臨超長工時、沒有休假、受仲介控制、不得自由轉換僱主等限制。就算取得了中階資格,一旦新僱主不願意以中階身分聘僱,就會立刻被降級回藍領身分。

Melbi強調,如果政府真的認可移工的專業能力,中階的認定標準就不應取決於僱主的選擇,現行PTTM制度偏袒僱主與仲介,對移工並不公平。

SBIPT表示,現行PTTM制度雖立意良善,但由於將移工的評價標準外包給僱主,無法真正落實「留才久用」的目的,過程中又創造出大量移工無法參與的行政手續,給了仲介上下其手的空間。呼籲應全面廢除藍領移工的工作年限限制,讓願意以同等勞動條件繼續工作的移工持續留下,而PTTM制度僅作為附加制度,獎勵那些少數有才能又剛好遇到優質僱主的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