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今天(6/3)召開年度股東會,會場外的抗議活動與工安爭議成為焦點。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RCA員工關懷協會等團體,陪同台積電工程工殤家屬在股東會前召開記者會,要求台積電正視工安問題、慰問家屬,並建立獨立第三方監察機制。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在會中親自致歉,坦承不足並承諾加強管理,強調「生命無價」,不會以賠錢了事。
工安事故頻傳 家屬控台積電不聞問
近年台積電積極擴產,於新竹、台中、台南、嘉義等地設立先進封裝廠與晶圓廠,卻接連發生重大工安事故。根據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統計,自2019年起,台積電工程相關事故已導致10名勞工死亡,職災人數逐年攀升。近期嘉義科學園區事故尤為嚴重:兩週前,一名工人從鷹架墜落,傷勢嚴重恐半身不遂;5月26日,一名吊車指揮手被兩噸重電盤砸中,不幸身亡。
工殤家屬黃女士表示,弟弟黃信壹於2023年9月在台南科學園區18A廠作業時,被900公斤重的機組撞擊頭部身亡。事故後,承包商卻將責任推給工人,台積電也未派員慰問,也未出席告別式,甚至在後續調解中缺席,讓家屬感到心寒。她強調:「我們不是為了錢,而是希望台積電正視職災預防,避免悲劇重演。」
工傷協會常務理事林淑真指出,台積電的職災率表面上不高,因為職災多發生在承攬商與下包商的高風險工程,包括墜落、感電、夾壓等,透過「職災外包化」來轉嫁風險。在8件重大職災案例中,台積電有7件只以業主身份存在,完全沒違法,也不需負任何責任,「究竟是制度縱容台積電,還是經濟部科學園區管理委員會刻意迴避台積電的責任?」林淑真表示,勞動檢查原本應由勞動部職安署負責,卻被授權給科管會,質疑為何這樣安排。
RCA員工關懷協會理事長杜津珠指出,RCA曾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第一代護國神山」,卻因撤廠後的污染問題導致員工罹病,訴訟至今未解。呼籲台積電勿重蹈覆轍,應承擔企業責任,確保職場安全。
魏哲家致歉並承諾改善
工殤家屬與勞團在股東會場外多次嘗試公開遞交陳情書,現場卻無人接應。後續透過預先取得的兩份小股東委托書進入會場才得以當面向魏哲家表達訴求,訴求包含:要求台積電及台積電基金會應慰問職災家屬,提出照護與援助方案;台積電職安單位統籌監督作業,公開具體改善計畫;設立獨立第三方監察機制。
魏哲家在股東會中鄭重回應,強調「生命無價,工安不能妥協」。他代表公司向工殤家屬致歉,坦承若有不足之處是公司疏忽,並表示對家屬指控台積電「不聞不問」感到驚訝,稱「這是第一次聽到」。他承諾將回頭檢視10起工安事故,確保對家屬提供適當慰問,並強調台積電會派員探視每位受傷的承包商或員工,若未做到即為疏失。
魏哲家進一步表示,台積電不僅專注獲利,更肩負社會責任,不會以賠錢了事。他承諾加強工安管理,必要時由台積電直接管理高風險作業,而非全權委外。此外,台積電將借鑑全球建廠經驗,例如日本工廠更完善的管理方式,來提升台灣的工安標準。他強調,台積電對台灣責無旁貸,未來將增加人力、降低危害,並確保每件工安細節都管理到位。